导语: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道家的修炼养性等。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职业素养的名言警句!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2、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胡居仁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4、品性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莎士比亚【英】
5、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7、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她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她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8、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食粮。
9、咱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10、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11、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12、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14、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
16、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1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引自《荀子,劝学》
18、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19、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0、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22、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尚书》
23、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24、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她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克
25、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
2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韩愈
27、文明是人类精神的场所、考研的器具。
28、人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马克思
29、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0、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31、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宋代文人 陆佃
3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3、止谤莫如修身。——中论
3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为政》
35、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36、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3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38、修已而不责人。——-左传
39、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4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41、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 ——礼记
4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43、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44、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45、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4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7、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48、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4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0、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51、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5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3、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5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孔丘
55、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56、咱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刘某某
57、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陀思妥耶夫斯基
5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丘《礼记》
59、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6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1、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俄国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 罗蒙诺索夫
6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63、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