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薯 >地图 >故事 >

民间故事

关于民间故事

时间:2024-01-31 作者:大红薯

相关推荐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民间故事”的相关知识,阅读是一种探索和发现希望您能够有所收获和成长。文档处理工具有助于我们快速地查找和定位所需信息,范文在学术界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范文为我们呈现了写作应有的方向。

关于民间故事【篇1】

对联故事:民间故事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下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廊。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着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扑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异常巧妙,传诵一时。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对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王某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行节俭事,过淡泊年。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早行节俭事,不过淡泊年。观者为之捧腹。

某书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鹜。书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关于民间故事【篇2】

光绪年间(1877年),晋豫大旱,豫西不少村落的男人不是四下讨饭,就是到外地做点小生意养家。

伊城南的汝南村有个叫倔三的人在洛城做生意。这天,他准备给家里送些钱物,同在一个地方做生意的胡老汉想托他给老婆捎信儿。原来,胡老汉的儿子就要娶媳妇了,可胡老汉正好有桩生意难以脱身,就让倔三给老婆捎个信儿说一声,要晚两个月才能回去。倔三虽说与胡老汉是同乡,但却并不知他家是哪个村的,问时才知道胡老汉竟住在伊城北的大杨树村。

伊城北的大杨树村在伊城一带颇有名气,那棵十人环抱的大杨树,树冠遮天蔽日,倔三当然也知道了。当倔三再问胡老汉家住在村子里哪个方位时,胡老汉告诉倔三,他家就住在大杨树上。那时候,人住树上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更何况那么粗的树了,所以倔三也没感到有什么奇怪的。但那么粗的树,自己怎样才能上去呢?胡老汉就告诉他:“你到后,绕着杨树正转三圈,倒转三圈,然后手拍树干高喊一声‘嫂子开门’就会有人接你上去。”

倔三记下了胡老汉的话,不到三天就赶到了伊城北大杨树村的大杨树下。他绕着杨树正转三圈,倒转三圈,然后对着树干接连拍打,并高声喊道:“嫂子开门。”话音刚落,粗大的树干突然开了一道门,一位老妪从里边出来将他引了进去。

倔三进去后,看见里边竟然是座四合院,院里收拾得干净整洁,令他奇怪的是,在院子左边房檐下有个笼子,里边却关着一个姑娘,猛一看长相很是面熟,一时却又想不起是谁。

老妪引着倔三见到胡老汉的老婆,倔三就把胡老汉捎的信儿说了一遍,而后起身告辞,回到家中。他和老婆还没说上几句话呢,他的大嫂跑了进来:“她三叔,听说你回来了,快去救救你侄女吧,你哥不在家,我一个妇道人家,可咋办呢!”说着,便哭了起来。

倔三赶紧随大嫂来到大哥家,看见躺在床上的侄女,竟吓了一跳,这不是胡哥胡老汉家笼子里关的那个姑娘吗?倔三一下子明白了,难怪自己看见就觉得面熟,原来是自己的侄女。他对还在哭泣的大嫂说:“大嫂,你别伤心,我去去就来,肯定能把侄女治好。”说罢,匆匆向大杨树村赶去。

老妪又把倔三引进了门,胡老汉的老婆便问他回来有什么事,他指着房檐下笼子里关的姑娘,赔着笑脸说道:“老嫂子,实不相瞒,我刚才进来时就看见她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是谁。回到家才知道原来是我的侄女,所以,就回来请老嫂子高抬贵手,放了我侄女。”胡老婆的脸立马阴了起来,好一会儿才说:“我儿娶妻也是寻访多年才访得这个姑娘,等老胡回来就要给他们成亲呢!念你大老远给我捎信儿,就放了她吧。”开门的老妪闻言,就过去打开了笼子,里边的姑娘竟化作一缕青烟飘出笼外。当倔三回到大哥家时,侄女正坐在床上与她妈有说有笑,倔三长长出了口气。晚上,老婆问他用了什么办法救了侄女,他便撒谎说是去城隍庙拜神了。

第二天,倔三便辞别妻小往洛城返回。哪知才刚到洛城,家里就捎来急信儿,让他火速回家。原来是妻侄女在他走后也得了和他侄女同样的病,他的老婆与自己的哥嫂一起跑到城隍庙拜神,可一点效果也没有。倔三顾不上喝水,连夜赶往大杨树村,半夜三更敲开了胡老汉的家门,隐隐约约看见房檐下的笼子里果然又关了个姑娘。胡老汉的老婆听了倔三的来意,说什么也不同意放人,并说:“你捎信儿的人情已还了,想再让放人万万不能。”倔三好话说尽却无济于事,最后的倔劲便上来了,并扬言要去告官,结果刚转身要走,眼前突然一黑,便栽倒在地。等他醒来时,天已大亮,而且发现自己被吊在大杨树上。

好汉不吃眼前亏。倔三不敢再倔了,他嘴里不停地说着好话,最后被放了下来,倔三不敢逗留,赶紧回到家里。瞅瞅昏迷中的妻侄女,想想自己一夜的遭遇,倔三恨得咬牙切齿。他简单向大家说了情况后,便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当晚,倔三带着村里的30多人,每人背了一大捆干柴来到大杨树下,一边让请来的法师作法,一边把30多捆干柴堆放在树下,点起了熊熊大火,一时间,树上传来阵阵凄惨的喊叫声,像人喊,像兽叫。火势越来越大,喊叫声却越来越弱。天快亮时,大杨树已烧成一堆灰烬。当倔三他们筋疲力尽回到家中,得知妻侄女已经气绝身亡。

办完妻侄女的丧事,倔三也不敢再上洛城了,天天待在家中不敢出门,可越是怕偏受吓。那天晚上,倔三刚睡着,胡老汉就站在他跟前,对着他高声厉骂,说他做事短见不仗义,“我老婆不同意放人,你找我呀,你不该如此心肠下此毒手,活活烧死我举家几十口,还烧死了你自己的妻侄女。像你这样的人,是要遭到天谴的。”说着,就伸出双手去掐倔三的脖子。倔三大叫一声醒来,才知自己是做梦。思索再三,觉得躲在家中也不是办法,说不准将来还会殃及家人。

“好汉做事好汉当,我倔三倔了一辈子也没怕过谁,既然做出了这样的事,对也罢,错也罢,找胡老汉任他处置。”想到这,倔三收拾行李要上洛城。他老婆闻听,死活不放手,但倔三心意已决,宁可光明磊落死,也不苟且偷生活,躲躲藏藏不是人的本分。

昼夜不停,倔三在第三天头上赶到了洛城,却没有找到胡老汉。问人,没人知晓。就在倔三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曾经跟胡老汉有过生意往来的人给他送来了一封信。信中胡老汉写给倔三,信中说,家里的事他已全部知晓,虽然倔三害死了他全家老小,但自己的老婆有错在先。虽说他一家是狐类,但他离家时一再交代过老婆要好好与人相处,可他老婆还是做了不该做的事,一家灭绝也是咎由自取。当然,他也埋怨倔三不该一时冲动,害了自己的妻侄女。胡老汉告诉倔三,如果说不恨倔三是假的,但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不会去找倔三麻烦,只希望倔三以后遇事三思,莫要再意气用事做出什么傻事来。同时他也告诉倔三,他已放弃生意,收拾了家人的骨灰,归隐深山,为家人超度,并从此不再涉入人世。

倔三读完胡老汉的信,悔恨不已,回到家中大病一场,并在家中立了一尊狐灵神牌,朝夕叩拜。同时广结善缘,常做善事,直到九十高龄,无疾而终。

关于民间故事【篇3】

民间故事:感恩

清朝光绪年间,安徽桐城有个棺材铺,掌柜的名叫孟锡山。这年冬天,下了一场罕见的鹅一毛一大雪。夜里。孟锡山刚打烊,门外就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孟锡山轻轻推开门,见一个长发女子蹲在屋檐下啜泣,身上只裹了条破毯子。

女子颤抖地说:“大哥,能让我借宿一晚么?我身上分文没有,实在无处安身。”孟锡山是个热心肠,这天寒地冻的,哪能让人在街上待着呀。孟锡山赶紧将女子领进门,在炉子里添了点黑炭,又给女子煮了碗面条,女子终于感觉不那么冷了。孟锡山这才发现,女子长得很清秀,身段曼一妙,只是脸色有些苍白。闲聊间。孟锡山才知道女子叫紫儿。棺材铺只有一间卧室,孟锡山尴尬地说:

“紫儿姑一娘一,今晚你就睡我床上吧?”紫儿警惕地问:“那……那你呢?”孟锡山赶紧说:“你别误会,我睡外面。”紫儿感激地说:“大哥,谢谢你!”说罢。转身进了卧室。

第二天,孟锡山特意起了个大早。谁知他敲了半天门,里面也没人答应。孟锡山推门一看。床上竟然空无一人,那被子还是昨天的模样,似乎都没动过。孟锡山很奇怪,昨晚明明见女子进了卧室,她究竟睡哪儿了呢?女子不辞而别,孟锡山不禁有些怅然若失。

当晚,孟锡山正在屋里喝高粱酒,门外又传来了敲门声。孟锡山急急地开门,紫儿竟然又来了,颤抖地说:“大哥,能再让我借宿一晚么?”孟锡山求之不得,赶紧给她添了双筷子。紫儿羞涩地说:“大哥,你真好!”孟锡山很想知道,紫儿这一天去哪里了,可是又不好意思问。

半夜里,孟锡山辗转难眠,脑海里全是紫儿俊俏的模样。转念一想,孟锡山不禁暗暗骂自己,人家孤苦无依的,又那么相信自己,怎么能动那歪脑筋呢?想着想着,他终于进入了梦乡。

清早,孟锡山又去喊紫儿吃饭,谁知卧室里又空无一人。孟锡山叹了口气,只怪自己睡得太死,紫儿又不辞而别了。正这时,门外突然有人一大喊:“孟掌柜在么?”孟锡山开门一看。原来是刘府的管家。这刘府是桐城数一数二的有钱人,早就恶名远扬,谁也不敢惹。孟锡山赶紧问:“管家,有什么事么?”管家没好气地说:“废话,来这里当然是买棺材了!”说罢,他随手指了指院子里的一具薄弊材,“就要这具吧!”说罢,扔给孟锡山几文钱。孟锡山敢怒不敢言,眼睁睁地看着家丁将棺材抬走了。

那天,孟锡山坐在柜台后面,不由自主得想紫儿。他这才明白,自己已经一爱一上她了。可是,紫儿每次都来去匆匆,谁知道她愿不愿意呢?转眼又天黑了,孟锡山早早地打烊,满怀希望地等待紫儿回来。

终于,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孟锡山迫不及待地开门,门外竟然站着一个陌生女子,她穿得十分单薄,也许跑得太急。竟然还丢一了一只鞋子。女子双手抱着肩膀。央求道:“大哥,能让我借宿一晚么?外面实在太冷了。”孟锡山有点为难,倘若是平时,他一定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只怕紫儿一会儿也来,那自己就百口莫辩了。可是。女子无家可归,总不能让她冻死在街头呀。孟锡山咬了咬牙,只好将女子领进了屋子。当晚,孟锡山又睡在了外屋。庆幸的是,紫儿一整晚都没有来。

第二天,孟锡山刚起床,就见女子正坐在屋子里缝针。院子里,孟锡山的脏衣服被洗干净晾上了。厨房里。也已经香气扑鼻。刹那间,孟锡山不禁心头一热。孟锡山自小案母早亡,从没享受过别人的照顾,他终于感觉到家里有个女人有多好。这时,女子替他补好了衣服,笑着说:“大哥,饿了吧?快吃饭。”吃晚饭,女子开始麻利地收拾碗筷,也不说走。孟锡山不好意思问,只好由她去。

就这样,女子在棺材铺住了半个月。那段日子。女子足不出户,将孟锡山照顾得十分周到。孟锡山感觉自己有点离不开她了,只是每次问她身世,她总是支支吾吾的。只说自己叫小兰。孟锡山想,也许小兰有什么难言之隐,就不再问她了。

慢慢地,孟锡山不再想紫儿了。半年后,他和小兰成了亲,两口子十分恩一爱一,将棺材铺经营得有声有色。

这天,孟锡山正在院子里刨木料。突然,两个衙役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不由分说将孟锡山拷走了,吓得小兰浑身颤抖。

在衙门,孟锡山焦急地问:“老爷,小人究竟犯了什么罪?”县令说:“大胆刁民,你强抢刘府的丫环小兰为妻,还敢狡辩?”随后,县令急急地宣判:“将孟锡山押入天牢,并没收全部家产!”

当晚。孟锡山在牢里痛哭不已。他不明白,自己怎么就糊里糊涂吃了官司。迷迷糊糊间,突然有人婀娜地走进了牢房,哽咽地说:“大哥,你受委屈了!”孟锡山大惊,“紫儿,你怎么回来了?这半年你去了哪里?”紫儿仍旧披着那条破毯子,感动地说:“真没想到,大哥仍然挂念着我。只可惜,你我一一相隔,有缘却无分。放心吧。明天一早,那狗县令就会放了你,到时。你就和小兰一团一聚了……”说罢,紫儿深情地望了他一眼,飘身走了。孟锡山奋力伸出双手。这才发觉是南柯一梦。

第二天清早,县令果然亲自将孟锡山放了出来。临走前,县令颤抖地说:“孟公子,本府昨日多有冒犯,还请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孟锡山满腹狐疑地回了家,刚走到门口。就见小兰焦急地站在门口。他忍不住冲上前去,将小兰紧紧搂在了怀里。终于。小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小兰9岁就卖身刘府当了丫环。那晚,刘府少爷借着酒劲想强一暴小兰,小兰誓死不从,慌乱中跳河自尽。刘少爷吓坏了,赶紧派管家去买棺材。谁知晚上小兰的一尸一体刚放进棺材,里面就传来了咿咿呀呀的唱戏声。那声音十分恐怖,吓得众人落荒而逃。

唱戏的就是紫儿。她算准了小兰遇险。早早地躲进了那具棺材里,结果被刘府家丁抬回了家。其实小兰并没有淹死,紫儿在棺材里拍了拍她后背,小兰吐出了堵在胸口的水,就死而复生了。众人逃走后,紫儿告诉小兰,那棺材铺的孟掌柜是个好人,可以许配终身。但是,紫儿怕孟锡山牵挂自己,不让小兰说出实情。小兰无路可走,只好半夜来敲门投宿。小兰失踪后,刘府只当闹鬼。胆战心惊地将空棺材埋下了地。

几天前。小兰忍不住上街买了点柴米油盐,不巧被刘府的管家看见,一路跟踪到了棺材铺。其实刘府少爷对棺材铺早就垂涎已久,他送了点银两给县令,结果孟锡山被打人了天牢。 当晚,刘府少爷溜进了棺材铺,想强一暴小兰,突然,院子里又传出了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很快,紫儿从棺材里慢慢爬了出来,说道:“你竟敢强迫民女,谋财害命,拿命来……”一边说,一边悬空着向他抓去。刘府少爷被吓丢一了魂,当即毙命。紫儿告诉小兰,明天孟锡山就会回来,说罢知,飘身而去。然后,紫儿又将刘府少爷毙命的景象托梦给县令。县令吓醒后,猛然看见纱帐上有血淋淋的几个字:“放了孟锡山,不然也要你的命……”县令吓得屁滚尿流,第二天立刻放了孟锡山……

孟锡山听罢,终于明白了,原来紫儿真的是女鬼。怪不得她每次都不睡床,而是睡在了院中的棺材里。可是,孟锡山又猜不透,紫儿为什么对自己这样好?既帮他找了媳妇,又在危难之时及时解救他。 这时,小兰突然说:“其实紫儿在三年前就认识你了!”孟锡山摇了摇头,“怎么可能,我根本就没见过她。”小兰说:“三年前,你途经公鸡岭,是不是在荒野之中看见了一堆白骨?”孟锡山点了点头。小兰叹了口气,说:“其实那就是紫儿。紫儿生前是个歌一妓一,后来她喜欢上了一个书生。谁知那书生是个负心汉,不禁骗走了紫儿的毕生积蓄,还将她抛一尸一荒野。那天,你不忍心那堆白骨受风吹雨淋,用随身携带的破毯子盖了上去。紫儿感谢你赠衣之恩,这才前来报答……”

关于民间故事【篇4】

“玉泉”:民间故事

从前,钱塘江口有一条深不见底的地沟,叫做“天开河”。在天开河里,住着一条草龙。草龙能翻江倒海,腾云驾雾,本领很大,但它粗里粗气的,不懂事,整天在江里钻进,海里钻出,和大鱼小虾们嬉戏。

一天,有只官船押着两只驳船从钱塘江口经过。官船鸣锣喝道,气派十足,驳船上却是一片哭声。草龙见了很奇怪,左右一打听,才知道人间有个皇帝,皇帝手下有许许多多官儿,这便是皇帝派官儿捉老百姓到京里去做苦工的。草龙知道了这事,心中十分气愤,它把尾巴一甩,“哗啦啦”一个大浪头扑过去,打翻官船,救下了两船百姓。

草龙想:官船给我打翻啦,可皇帝还在京城里呢!皇帝这样坏,我应该把他收拾掉,换个好的。于是,它便驾起乌云,冲出天开河,向京城飞去。

皇帝正在宫廷里和大巨妃子们饮酒作乐。宫娥彩女们吹的吹,弹的弹,唱的唱,舞的舞,好不快活!不防一霎时天色变了:狂风刮得大树折腰,倾盆大雨“哗哗哗”落个不歇。只见草龙驾着乌云,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这一下,吓得三千御林军抱头乱窜,皇帝更惊得目瞪口呆。幸亏有个胆大的侍卫,拉开弹弓,朝草龙打了一弹丸。这一弹凑巧打中草龙的右眼,疼得草龙大吼一声,扭过头,“哗啦啦!”尾巴扫坍宫殿一只角,飞走了。

草龙逃回钱塘江口的天开河里,越思越想越火,咬咬牙齿,发誓要报仇。

那时,清涟寺里住着一个会看毛病的老和尚,医术很高明。草龙打听到有这么个和尚,就变成一个粗黑结实的大汉,上门去求医。老和尚看他形状古怪,心里很怀疑,就问:“哎呀,哎呀,你这只眼睛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的呀?”

草龙编个谎话,说是上山凿石头,不当心被碎石子爆的。

老和尚用钳子钳出草龙眼睛里的东西,一看是弹丸,就往地下一摔,说道:“明明是颗弹丸,为啥说碎石子呀,你到底是什么人,不讲明白我不医!”

草龙见老和尚发了脾气,怕他真的不给自己医伤,就把怎样被打了一弹丸的经过,老老实实地说出来。末了还说:“等你把我的眼睛医好了,我就去报仇!”

老和尚听了草龙的话,大吃一惊。心想:我这寺院是皇帝造的,我享的是皇帝福,如今他要去伤害皇帝,这还了得!便想了一个计谋,假意向草龙笑笑说:“要我医好眼睛不难,不过你拿什么来谢谢我呢!”

草龙说:“只要你能医好我的眼睛,你要什么奇珍异宝,我都给你。”

老和尚听了摇摇头说:“奇珍异宝我不要。这个寺院里缺水,你先替我钻个泉眼吧!”

草龙不知是计,便满口答应啦。老和尚选定一块地方,草龙就一个斤斗扎进泥土里去,清清的泉水便从他扎进去的洞口里“汩汩”地涌上来。草龙越钻越深,泉水也就越涌越大,很快汇成了一口大池。

这时老和尚急忙将佛前供奉的玲珑石塔移过来,往泉眼当中一压,这样,就把草龙牢牢地压在地下啦。

草龙上了老和尚的当,被压在地下再也出不来。可是草龙钻出来的那个泉眼,因为涌出来的泉水象碧玉一般的清洌,人们就把它叫做“玉泉”。在玉泉附近还有两个水池,一个叫做“珍珠泉”,一个叫做“晴空细雨泉”。据说草龙的头伏在珍珠泉下面,所以地面上一有震动,草龙惊醒过来,它在地下舒舒气,水面上就咕噜噜地冒出许多小小的气泡。晴空细雨泉底下,正好盘着草龙的尾巴,因此在大晴天里,上面总是雾蒙蒙的。

关于民间故事【篇5】

点睛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又以画女人像和女神像最为拿手。画人物像时,他又特别工于点睛。说起顾恺之画人物像“点睛”,还有一段传说呢。

据说,顾恺之一生下来,他母亲就去世了,他一直由一个一奶妈一抚养。顾恺之因为生得虎头虎脑,很讨人喜欢,所以大家都叫他小虎子。小虎子和普通孩子一样,一岁就能说话,一岁半就能走路,四五岁时就能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了。有一天,小虎子玩得正欢,忽听一个小伙伴“一妈妈一”“一妈妈一”地叫,他突然想到自己的一妈妈一哪儿去了?为什么从来不见一妈妈一的面呢?想到这里,他拔腿就往家里奔去。

顾恺之的父亲虽说是当时朝廷的一名小辟,但他不满朝廷,无意功名,因而一直在家著文写诗。看见小虎子突然奔跑回家要找一妈妈一,不禁伤心起来,抱起儿子说:“小虎子,你一妈妈一到很远很远的外婆家去了。”小虎子问:“一妈妈一几时回家来呢?”

“个把月就能回来的!”父亲为了搪塞孩子,一时随口回答。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虎子扳着手指头,扳满了三十天,还不见一妈妈一回家来。那天,小虎子天没亮就爬起身,蹲在门口,眼巴巴地守着,守着。快到中午了,小虎子急得哭了。父亲过来抱起小虎子问道:“小虎子,你在门口等谁呀?”“我等一妈妈一嘛!上次爸爸说,一妈妈一一个月之后就回家,一个月时间过去了,怎么还不见一妈妈一回家来呢?”父亲再也瞒不住儿子了。他抱起小虎子,走到堂前坐下来,说:“小虎子,我告诉你一妈妈一的事,你听了别伤心!你一妈妈一一生下你来就死了。人死不能复生,小虎子,从今以后别再想啦!”还没等爸爸说完,小虎子就伤心得昏迷了过去。

以后,小虎子变得更加寡言寡语了,他不玩也不笑,只是常常缠着爸爸问:“一妈妈一是怎样的人?一妈妈一的脸是怎样的?身材是怎样的?手脚是怎样的?”日里问,夜里问,一直问个不停。有一天,爸爸对小虎子说:“你一妈妈一的面貌是:

樱桃小口鹅蛋脸,

丹凤眼睛眉似线。”

又说:“你一妈妈一的手是:

两手过膝指儿尖,

白玉腿儿足金莲。”

又说:“你一妈妈一的身材是:

不胖不瘦像你姐,

长短个儿到我肩。”

爸爸说一句,儿子重复一句。爸爸说完了,儿子也背熟了。小虎子听得出神,听得开心,最后问:“爸爸,一妈妈一喜欢穿啥衣裳?”爸爸回答:“你一妈妈一穿的衣服是:

冷天一爱一穿蓝布棉,

热天一爱一穿绸丝艳。”

从此之后,小虎子天天在脑子里转悠着一妈妈一的音容笑貌。

小虎子长到七八岁了。有一天,他又蹦又跳地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想给一妈妈一画个像。”他爸爸惊奇地问:“你没见过一妈妈一,怎么个画法呢?”“我照爸爸说的画。”父亲连连摇头:“你是个孩子,既没学过画,又没见过你一妈妈一,画不像的,一定画不像的,别耍孩子气了。”

小虎子一点也不。他早晨迎着太一一画,晚上点起明灯画,今天画,明天画,天天画,这样,半年时间过去了。一天,小虎子拿着一幅画像给他父亲看。他父亲一看,连连摇头,说:“不像不像,一点也不像你一妈妈一。”

小虎子这下要灰心了吧?嘿,还是一点也不。他仍然坚持早晨迎着太一一画,晚上点起明灯画,今天画,明天画,天天画,不停地画,半年时间又过去了。一天,小虎子拿着一幅画像给他父亲看。父亲一看,还是连连摇头,说:“不像不像全不像,一点也不像你一妈妈一。”

小虎子这下该灰心了吧?嘿,一点也不。他还是早晨迎着太一一画,晚上点起明灯画,今天画,明天画,天天画,半年时间又过去了。一天,小虎子又拿着画像给他父亲看。他父亲一看,还是连连摇头,说:“不像不像,就是小脚有点像。”

小虎子一听父亲说小脚画得有一点点像了。于是更加起早摸黑地画,画呀画,画呀画,又是半年时间过去了。一天,他又拿着画像给他父亲看。他父亲微微地摇摇头,说:“手足完全像,身材有点像,其余都不像。”

小虎子心里像灌了蜜糖,画像像得多了。可他既不自满,也不松劲,继续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画。他画呀画呀,不知不觉又是半年时间过去了。

一天,小虎子又拿着画像给父亲看。父亲一看,连连点头说:“像了,像了,全身都像了,就是眼睛不太像,特别是‘睛’不像。”

开花要结果,造塔要结顶!小虎子狠下决心,天天画眼,日日点睛,画呀画呀,点呀点呀,半年时间过去了,又是半年时间过去了。一天,小虎子拿着画像走到父亲身边,往桌上一摊。父亲看了,连连点头,赞不绝口地说:“像了,像了,全都像了。”他伸出双手捧起画像,细细地看着看着,喃喃地说:“像极了,眼睛特别像呀!”

从此,顾恺之拿手的“点睛”功夫就出名了。可他不满足,继续勤学苦练,到二十岁时,他的艺术造诣更高了。传说那一年,南京要建造一个大寺院,寺僧请当时的达官贵人捐款,认捐的富贵人家没有一个超过十万的,谁知,顾恺之却认捐了百万。有人说他说大话,他却不在意,只是全心全意地在寺内白壁上画了一幅女神像,就是没有点睛。他对寺僧说:“明天是初一,我点睛时大家可来看,但每人需捐银十万两。果真,初一那天,许多达官贵人都来看他点睛了。只见顾恺之登上高台,挥笔一点,那画像顿时发出灵光,满室生辉,那班人惊得个个跪倒,人人叩头,都来许愿,顷刻之间捐得了数百万两银子,大大超过了他认捐的数目。后来,顾恺之终身坚持不懈,越老越深入钻研,他的艺术成就,也就越来越高超了。

传说,顾恺之老年时,画人像从不点睛,人家问他为啥?他说:“哪能点睛?一点睛,人像就要讲话哩!”

一个人儿时最依恋的人就是一妈妈一。从小就失去一妈妈一的顾恺之伤心欲绝。“我想给一妈妈一画个像”的念头成了他以后画画的动力。为此,他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小虎子这下要灰心了吧?嘿,一点也不。”这句话在故事中反复出现,显示了顾恺之在遇到挫折后仍然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恒心。一个人要想干成点什么事情,就得拿出顾恺之这样决不灰心的劲头来。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点挫折后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顾恺之光是练点睛的功夫――“天天画眼,日日点睛”,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持之以恒”。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顾恺之的点睛功夫出名以后,他并不满足,而是继续勤学苦练;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大,故步自封,而是继续追求,攀登一个更高的境界。“后来,顾恺之终身坚持不懈,越老越深入钻研,他的艺术成就,也就越来越高超了。”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格言在顾恺之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

关于民间故事【篇6】

梅妻鹤子:民间故事

林逋晚年隐居在杭州西湖小孤山。在山上种了三百六十五棵梅树。平日除草,施肥,辛勤劳作。待到梅子熟时,就有成群小贩前来买他的梅子。他卖梅子不是按斤论两而是根据每树梅子多少毛判判,估价公道。所以商贩们都喜欢买他的梅子,他还准备三百六十五个竹筒,把每棵树卖下的钱分另装入竹筒里编上号。不管有客人、无客人或是客人多、客人少。一天用一竹筒梅子的钱过生活,绝不多用一文。

他还养了两只白鹤。客人来了,先生就打个忽哨,白鹤立刻飞来,立在先生跟前。他把钱和纸条装在一只袋里,挂到白鹤颈上,让白鹤飞往市里买鱼肉酒菜。那些商贩见白鹤飞来,知道先生来了客人,就按纸条所开货物收钱付货,交白鹤带回。

关于民间故事【篇7】

收税:民间故事

1、

画家梦做了20年还是一名不文,卖画也不赚钱,沈湘南就将画廊转让了,拿着20万元回老家入股一个半停产的小铜矿。

刚过4个月,资金又短缺了,而矿体还没有挖出来。其他5个小股东纷纷出让股份,没有退路了的沈湘南将县城文化馆里的住房拿到银行抵押贷款,再东挪西借凑了33万元买下所有股份。

家已没有家了,夫妇俩日夜守在矿上愁眉苦脸。为了减少开支,沈湘南放下画家的架子,像工人一样下井劳动。狼狈的时候,连买菜的钱也没有,人们都嘲讽他为败家子。

经过2年的维持,20xx年春,铜矿石的价格突飞猛进,沈湘南的经济危机才得到些许缓解。这时,地税分局的闵局长上门来,说:“沈画家,你偷漏了7万元的个人所得税!”

沈湘南说:“这不是要我的命么?我的税,不是按别矿山一样的标准交了么?”

闵局长说:“那点有什么用?那是我保护你们,才象征性意思一下的。”

沈湘南问:“那怎么办?”

闵局长说:“你还要发展,还要发大财的,你自己看着办!”

沈湘南说:“刚刚有点起色,还得靠您支持!”

闵局长说:“其实我也不忍心收税,但是职位赋予的职责,我又不能不做。现在生存是难呀,我非常同情你们。比如我妻子早就下岗了,靠我一个人的这点工资养不活呀。你不是正需要钱么,她来入5万元的股,怎么样?”

沈湘南巴不得靠上这棵大树,忙说:“可以,可以。”

闵局长说:“不过,她忙,不能来上班的。”

沈湘南说:“行、行、行,每月来拿1000元的工资就行了。”

闵局长问:“那红利怎么拿?”

沈湘南说:“一季度来拿一次吧。”

刚过3个月,闵局长的妻子就来要红利了。沈湘南拿不出钱,用高利息贷款给她。

2、

20xx年8月,中纪委要求各级官员从矿山中撤退入股资金。闵局长一直观望到20xx年2月,才拿回去5万元。3年中,他妻子拿走了3.6万元的工资和15万元的红利,而沈湘南仅仅收回本金。

沈湘南松了一口气,认为再不受闵局长的控制了。看到目前的行情好,他又借了160万元扩大生产,维修厂房、新建选场,一时热火朝天。好多人说,沈画家大发了,文化人真正是有眼光。

才过3个月,闵局长高升为县局的局长了,沈湘南送了4条高档香烟去庆贺。闵局长说:“这季度的红利怎么没送来?”

沈湘南说:“您不是退股了么?”

闵局长勃然大怒,骂道:“你好没良心,躲着我做假账。在我面前总是装穷叫苦的,等我一走开就原形毕露了!”

沈湘南解释道:“的确是借的钱。”

闵局长还是不相信,说:“你至少还得给我妻子三分之一的股份!”

“那不要自己破产?”沈湘南没有吱声地抗拒着。

闵局长警告道:“你是聪明人,你自己考虑吧。”

但为了缓和关系,中秋、春节,沈湘南每次还是送去了4000元。

20xx年3月30日晚上,沈湘南接到闵局长的电话:“我好心提醒你一下,明天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人自动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最后期限!”

沈湘南说:“感谢闵局长的关照!”

闵局长说:“感谢个屁!你这黑良心的,你那是打发叫花子!没有我罩住你,你的税才交那一点?”

沈湘南分析了,自己同其它的矿山一样的标准交税,闵局长是没有理由找他麻烦的,他就没有吭声。

闵局长再问了一句:“我妻子的股份,你考虑好没有?”

沈湘南还是没有吭声。

3、

20xx年4月1日上午8时,沈湘南和妻子正在废石场挑拣有用的矿石,一辆小车奔驰而来。3个自称是县地方税务局稽查分局的人让沈湘南打开办公室,说:“接到群众举报,你偷税金额巨大,我们对你的账目进行检查。”

沈湘南拿出了账本,说:“都是在你们局的指导下,根据你们的要求做的。”3个工作人员说:“那就没事了,我们做做样子看看,你去忙吧。”沈湘南真的又去拣矿石去了,一块巴掌大的可卖一元多钱呀!

等沈湘南一出门,3个工作人员就撬开钥匙,翻箱倒柜,终于发现了一本小小的笔记本,里面有真正的销售收入。

会计告诉了沈湘南,他生气地夺回笔记本责问道:“你们没有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我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是不是骗子、抢劫的,也不清楚。再不走,我就打110报警了。”

工作人员更火了:“我们从来不带什么证,我们的脸就是证。”说完就来抢笔记本,沈湘南将它撕碎了。

闵局长闻讯,打电话给沈湘南:“你好大的胆子,竟敢销毁证据!”

沈湘南也被逼火了:“你到底想怎么样?”

闵局长说:“我已经说了,不再重复。否则,你等着倾家荡产、重新回到讨饭的时候!”

这话激得沈湘南更加书生意气:“你这样没完没了,政策又不是你一个人制定的,我宁可交税。”

闵局长骂道:“不识好歹的东西,你等着!”说罢,立即打电话给公安局经侦大队施大队长:“有一条大鱼,照顾你。”

4、

通过内调外查,经侦大队确认沈湘南20xx年度卖了145万元的矿砂,账面只报58万,隐瞒产品销售收入87万元。

施大队长对闵局长说:“才这一点,叫什么大鱼呀?说实话,哪个开矿的不偷一些?害得我们忙了半个月,花费了几千元,你得给我报销呀。”

闵局长说:“87万还少?”

施大队长说:“他还有生产成本。按我们县的习惯,了不起补交二三万元。”

闵局长说:“你完全不懂税法,他的账做平了,就说明已经减去了生产成本。87万元就是纯利润!”

施大队长说:“他隐瞒了收入,当然也隐瞒了成本,我们发现有一笔电费就是22万。”

闵局长气呼呼地说:“你不想办案了?不想经费了?这是一只大老虎,是我们地税局响应国家号召、认真执行国家政策,抓的第一个偷税的典型!你公安部门不支持我们,叫我们怎么开展今年的工作?我将向你们局长反映,要求撤销派驻我们地税局的经侦中队!”

施大队长见他生气了,加上局里有下达的罚款任务,就说:“那你们要作出偷税金额的认定,免得人家告我们瞎搞。”

闵局长鼓劲道:“这当然了。你将人关起来,不怕他人家不出钱。到时候,我配合你,你愿意要多少就是多少。弄出来的钱,我全给你,另外赞助你们10万!”

有这好事,还怕什么?第二天一早,施大队长指派手下,叫沈湘南过来谈谈案子的问题,沈湘南正在地税局补交3万元的税款。等他认为没事了的来到经侦大队,却将他刑事拘留了,还连夜送往外县关押。

望着沈湘南大叫冤枉的呼喊声,施大队长有些于心不忍,但很快又恢复了铁石的心肠。

5、

沈湘南的妻子不知道丈夫犯了多大的法,想问沈湘南关押在哪,施大队长不肯说。去问闵局长,说:“税已交了,怎么还抓人?”

闵局长声色俱厉地说:“太迟了,过了国家规定的3月31日!你丈夫不得了,偷税145万元元,根据法律规定,还要处以3倍的罚款,一共要交600万元,还要判无期徒刑!”

沈湘南的妻子当即吓得哭了:“这该怎么办呀?我家至今还欠人家100多万元呀!呜呜呜,闵局长呀,你得帮帮我家老沈呀!您的大恩大德,我家永世难忘呀!”

闵局长腆着肚子,摇晃着高大肥胖的身躯,如同狮子在玩弄着小鸡,心里爽极了,装着同情的口气说:“你们早一点上我门,就没这麻烦了。现在,公安的插手了,我可管不够了。他们可是非常黑的呀,我没办法。”

沈湘南的妻子失望地离开了,闵局长打开她留下的信封,望是一万元钱冷冷地笑了。

第3天,天陡然变冷,沈湘南才穿一件薄薄的短袖衬衣,冷得直打哆嗦,还是原先来的人给了件衣服。他的妻子望着下个不停的雨,眼睛都哭肿了。

7天了,还不知道丈夫关在哪里,沈湘南的妻子又来求闵局长。他说:“你怎么这么笨?还不送礼?”

沈湘南的妻子说:“送了,还是不说。”

闵局长说:“拿80万元来,我去给你试一试,打听人在哪儿。”

沈湘南的妻子说:“没有这多钱。”

闵局长说:“那再别来找我了!”

沈湘南的妻子只好卖了矿山的一半股份。买的人是闵局长妻子的弟弟,价格是80万元。他一直在外打工的,月工资才800元。

6、

15天到了,施大队长说检察院不同意批准逮捕,准备放沈湘南。闵局长马上将检察院、法院的相关负责人请到豪华的餐馆里大吃大喝,说:“现在的矿老板成了暴发户,目中无人得很。我们这些为共和国做奉献的人,辛辛苦苦干了大半辈子,结果不及他一夜麻将。单位上呢,仅仅只能保证一点人头费。可怜呀。”

说得众人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最后,对沈湘南的案子形成如下结果——

一、沈湘南的妻子给各人送了4000元的红包,带老婆来的副检察长领了双份。

二、沈湘南漏报收入87万元,以百分之四十征收个人所得税34.8万元,再处以半倍的罚款18万元。这钱给经侦大队,不然他们不放人。

三、给检察院2万元,买早日逮捕。不然,将案子退会公安,公安不便放人。

闵局长将以上结果告诉了沈湘南的妻子,说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说得差不多了。沈湘南的妻子感激得泪水涟涟,千恩万谢才出门。

她将钱送给施大队长,他有点不敢接,但还是让女内勤用个人身份证开了个私人帐户。因为他知道,省政法委、监察厅、财政厅于20xx年4月18日联合强调政法系统收支两条线的铁的纪律,同时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

检察院的钱,是司机收的,打的是白条。

法院没得到好处,扬言到时要宣判沈湘南无罪,教他将钱要回来。闵局长做施大队长工作,让他分一点给法院。施大队长不干,说:“人,是我抓的,他们坐享其成,凭什么?”

就这样,讲好了放人的,又因为分赃闹起了矛盾。最后闵局长忍痛将沈湘南妻子给活动的钱中拿出10万元给了法院,才协调好这僵局。直到羁押的最高期限第30天,沈湘南才被取保候审放出来。拿释放证时,施大队长又要了2万元的保证金。

临出看守所时,检察院提前起诉,法院超前介入,弄了个简易法庭,宣布沈湘南因偷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适用缓刑;罚金66.8万元,已经追缴。

还剩下13.2万元,闵局长说打点人了。

7、

沈湘南一被放出来,立即送了3000元给同号子的人作伙食补贴。他挺有艺术家风度的披肩发不见了,变成光光的秃脑。他一进去就剃了自以为豪的宝贝;天天在内抬石头,修筑看守所新建的围墙。

沈湘南听妻子告诉的一切,气得咬牙切齿。他要去上访,妻子说:“我不是不知道谁在中间搞鬼,但我们的矿要开下去,只有忍气吞声呀!”

沈湘南不服,到法院去咨询,一个法官笑嘻嘻地告诉他:“你一夜暴富,给我们交一点,算是你纳税的一种方式吧。”

沈湘南气得半晕,拿着材料立即到省纪委举报。工作组很快下来了,闵局长、施大队长等立即被抓起来。撤销了法院的判决,那80万元钱也退给了沈湘南。沈湘南将钱捐给了贫困的孩子们。

不久,将矿山卖了。现在的行情好,不但收回了成本,还税后还盈利了几十万元。沈湘南从没见到如此联手办案的,他感谢生活,让他认认真真看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

他不当矿老板了,重新做起画家,要将自己的经历画出一幕浮世绘。

关于民间故事【篇8】

民间故事100字

本文是100左右的民间故事精选,通过采集中国经典的民间故事将精彩的故事情节带给大家。其中有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也有民间发生过的真人真事,让大家更了解中国古代民间文化。

夸父追日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山海经》记载这个神话时说他“不量力”,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而叹息,更为精卫鸟衔运西山木石以填东海的顽强执著精神而抛洒热泪。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吴刚伐桂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祝融与共工之战

祝融因为教会人类使用火,人们对祝融都非常之崇拜,但水神共工看不过眼,心想世界万物离不开水,为什么人类只崇拜祝融,而不崇拜自己,越想越气奋。于是集四湖五海之水冲向昆仑山,把昆仑山上的圣火浇灭,顿时全世界漆黑一片。祝融得知非常愤怒,骑上火龙,与共工大战起来,水此终是往低处流,洪水从昆仑山下落下来,祝融乘机发起进攻,把共工烧得焦头烂额。共公输得不顺气,一气之下撞向不周山,谁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给撞断了,天也塌下来,给世界万物带来灾难,于是就引来女娲补天的故事。

女娲造人

女娲 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神农试百草

生老病死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不过因为“病”而早早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又实在值得同情。神农觉得自己有保护好自己的子民的职责,所以他踏遍神州大地寻找治疗病患的药草,找到后他都先自己服用来确定有用与否或者有毒与否。最后终于找到了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病患的药草。

大禹治水

传说中的远古时代,洪水滔天,洪水把庄稼都给冲毁了,还把小草小花给淹死了,还有很多东西都被冲毁或者淹没,人们在水里走路,有的小孩子都被淹死了,因为他们太矮了,活下来的孩子都会被饿死,因为食物都被冲掉了,人们在这个生活里叫苦连天。

鲧实在忍不住了,他还没等天帝允许,他就把天帝的宝物息壤偷走了,他用天帝的宝物息壤去堵住洪水,天帝发现了,天帝命令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外,火神祝融准备把鲧的肚子剖开,结果,里面就是鲧的儿子大禹。

天帝最后让大禹用息壤把九州安定下来的。

鲧为了百姓的安宁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我祝愿禹能够实现父亲的愿望把洪水治住,给老百姓带来安宁。

孔雀公主

在遥远的森林王国了,住着一只傲慢的孔雀公主。她天天叫父王买来新鲜的食物,很是浪费。这可把父王急坏了。可是,傲慢的孔雀公主才不管呢,她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有一天,父王因为打仗去世了,临死前,他对女儿说:“往后的一切就靠你自己了。”说完,父王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孔雀公主这才想到自己的日子。她想:“如果猎人用枪来攻击我,来不及逃难怎么办呢?”。孔雀公主决定改变自己,做一个勤劳勇敢的公主。她赶紧请来了园艺家等来教她。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一长,孔雀公主就学会了煮饭,砍树编框。最后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公主。

DhS4.com小编力荐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6篇)


我们为您搜集了大量关于“关于树的民间故事”的资料。熟练地运用文档处理软件可以简化我们的合作流程,在不知道如何动笔时,可以借鉴相关范文,借鉴也需要有所止步否则会陷入盲从和重复。您可以阅读并参考本文!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 篇1

火神:民间故事

民间认为,人间之火是由司火之神火神掌管的。早期的火神是祝融。《山海经》记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释说:火神也。《左传》也说:火正曰祝融。意思是火神是祝融。

先秦时期的人们对火神充满了敬爱之情。《国语郑语》记载: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汉代以后,人们对火神充满了畏惧,由崇拜转变为躲避其灾。火神的形像也发生了改变,许多地区都不太一样。

晋干宝的《搜神记》卷四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糜竺的人乘车回家,有一妇人请求搭车。在离家十多里的地方,妇人下了车,并对糜竺说:我是天帝派来的,准备前去烧毁东海糜竺家。感谢你让我搭乘,所以提前相告。糜竺听说后,急忙赶回家中,将财物搬到屋外。到了中午,糜竺家果然起火了。这个故事中的火神变成了女性。

据说四川以农历四月八日为火神诞辰日。在这一天,人们不仅要上香祭拜火神,还要演戏以示庆祝。浙江杭州则以六月二十三日为火神诞辰日。在这一天,人们要進香祭拜火神。而广州民间传说认为火神是华光大帝,有三只眼,是专司人间火灾的。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 篇2

民间故事:过桥

过桥

秀才、和尚和一位村妇,同时来到一座小桥边,因桥太小,只能一人一过,但三个人都争着要第一个过,谁也不肯相让。那秀才自以为满腹经纶,就提议说:“我们就以眼前的桥和河,作一首诗,谁的诗最厉害,谁就先过,你们说好不好?”和尚听了,点头说好。秀才问那村妇:“你呢?”村妇微笑道:“试试看。”

秀才随手朝河里一指,摇头晃脑地念道:“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青字右边加个争,要识静。我清清静静把书念,常挂一只读书袋,有朝一日状元做,三班衙役两边站,你看我厉害不厉害?”说完就想过桥。

和尚一把拉住他,说:“慢,我比你还厉害!”说着,用手也朝河里一指,嘴里念念有道,“有水也是湖,无水也是胡,胡字左边加个米,要读糊。我糊里糊涂把经念,常挂一只念经袋,有朝一日罗汉做,八大金刚两边站,你看我厉害不厉害?”说完,也想过桥。

那村妇用手一拦,说:“慢,还有我哩!”秀才、和尚想,你一个村妇,只会纺纱织布,难道也会作诗?

只见那村妇不卑不亢,用手朝小木桥一指,说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乔字右边加个女,要识娇。娇娇滴滴人人一爱一,我常挂一只子孙袋,有朝一日母亲做,大的儿子做状元,小的儿子做罗汉,你看我厉害不厉害?”

那秀才、和尚听了,脸色涨得通红,只得让那村妇第一个过桥。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 篇3

民间故事:出师

嘉庆年间,襄阳一带盗贼猖獗,官府夜夜派人四处设伏捉拿,怎奈一些行走江湖的贼人们轻功了得,即使被发现后,也在眨眼功夫逃得无影无踪,官府的捕快们无可奈何。

这时候,官府的师爷给守府大人出了个主意,请真武山上的一休大师出马,帮助捉拿盗贼,因为一休大师带了两个高徒,就是张三和李四。这张三李四的绝活是甩飞镖,有百步穿杨之能耐,也就是说,在百米之内,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走的,只要他们的飞镖一出手,保证百发百中。因此,襄阳一带无人不知张三李四的本事。

事关捉拿盗贼之大事,守府大人亲自到真武山上去请一休大师。

听了襄阳盗贼之事后,一休大师爽快地答应了。守府大人高兴地说:有大师的两个高徒下山相助,盗贼们必被手到擒拿,襄阳百姓又可以过安稳日子了。

正当守府大人高兴之时,一休大师却说:大人,老衲答应助你,但只能派一个徒弟下山去助你一臂之力,因为我的两个徒弟都还没有出师,没有出师是不能行走江湖的,考虑到捉拿盗贼是安抚一方百姓的大事,老衲就破例让一人先出师吧。

守府大人说:既然如此,一人下山去助我也就可以了。

接着,一休大师邀守府大人观看张三李四的出师考试,守府大人欣然同意,说:我刚好可以开开眼界。

考试就在山上进行。山巅之上扎了两个稻草人,张三李四各持三枚飞镖站在百米之处。开考之后,张三李四各甩出一镖,张三的飞镖射中稻草人的手腕,李四的飞镖射中稻草人的眉心。

第二镖,张三射中稻草人的脚脖,李四射中稻草人的胸口。

第三镖,张三射中稻草人的小腹,李四射中稻草人的咽喉。

虽然各自三镖三中,可是张三飞镖所射中的位置明显不及李四,李四的飞镖镖镖射在要害之处,可谓技高一筹。

显然,李四出师成为定局。

正当守府大人和众人为李四叫好时,一休大师却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笑过后宣布道:徒弟张三出师,即刻随守府大人下山,捉拿盗贼,除暴安良。

一休大师的话一出口,令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个个张大嘴巴呆在那里。

吃惊过后,李四首先冲一休大师哼了一声,然后道:师傅太偏心了。

一休大师笑着摇了摇头,说:老衲没有偏心,你继续修炼吧,你还没达到出师的水平。

这时,守府大人也出来打抱不平了,说:大师,明明是李四飞镖射得准嘛,这、这、这怎么出师的却是张三?大师是不是弄错了?

一休大师笑着对守府大人说:大人,老衲虽然老眼昏花,但还不至于昏花到辨不清二人能耐的地步,老衲真的没有弄错,张三真的可以出师了,李四还需要继续修练。相信老衲吧,带张三下山,他一定会不负所望。

守府大人疑疑惑惑地带着张三下了山。

三个月后,襄阳一带的盗贼悉数被擒,而且他们都是在张三的飞镖或射中了手腕、脚脖、小腹之后,再也不能飞檐走壁逃走,而被捉拿的。开堂审理之后,按律定罪,有罪大恶极的判了死刑,次者发配边疆充军,轻者坐三五年牢狱,从者打了几十大板,再狠狠地教训一顿,放回去洗新革面。如此一来,守府大人受到朝廷重赏,百姓没了盗贼侵扰,皆大欢喜。

出于感激,守府大人再次到真武山上去见一休大师,当面道谢、奖赏之后,守府大人问一休大师:有一事本大人始终没弄明白,那次出师,李四的飞镖明明比张三射得准嘛,可你为什么不让他出师?

一休大师二话没说,叫来张三,命他再甩三镖出去,看看能不能射中李四所射稻草人的位置。张三遵嘱,一扬手三镖同时甩出,三枚飞镖一枚射在眉心,一枚射在胸口,一枚射在咽喉,与李四当时所射的位置分毫不差。

守府大人目瞪口呆。

一休大师说:看到了吧大人?这就是张三的本事。

守府大人不解地问:那张三在出师考试时,为啥没射中这样的位置呢?

一休大师说:大人差矣。不是张三射不中这样的位置,而是他不想射这样的位置。

本大人愿闻其详。

老衲倒是要先问一问大人,这次捉拿盗贼之后,是不是按律定罪,当诛者诛,当罚者罚,当训者训,当放者放?

守府大人说:正是如此。

一休大师正色道:这就对了。假如这次出师的是李四,而不是张三,那么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了,所有的盗贼个个必死无疑,但他们不是死在刑律之下,而是死在李四的飞镖之下。大人在出师考试时已经看到了李四那凶狠的样子和甩出的飞镖,那可是镖镖都要人命的呀。

守府大人若有所思,说:本大人还是不太明白,大师可否说得更清楚一点?

一休大师笑道:大人,老衲以为,练武之人不仅要练习武艺,更重要的是修心养性,只有这样,武功修为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张三不仅在武艺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他的修为也已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就用捉拿盗贼这事来说吧,盗贼也分主犯从犯,也分惯犯新犯,有罪大恶极的也有偶尔为之的,所以不能把他们一概赶尽杀绝。这样,也就不能把他们统统的一镖射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而不能复生,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该死者也一镖射死,是不是太没道理了?张三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李四还没有悟出来呀,所以,尽管他的武艺也已经是相当高了,但他的修为还不到家,故出不了师呀。

一休大师的一番话,把守府大人说得连连称是,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说:大师真乃高人也!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 篇4

有一个后生,家境还富裕,只因身材高不满五尺,相亲后,女方总嫌他矮,不愿将女儿相许。老话讲长秧长稻,长姑娘长嫂,后生的父母很是争气,一定要让儿子娶个高点儿的媳妇,下一代至少会不矮。

相亲十头八趟,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有一家答应,并且那姑娘高挑身材,合了男方的意。过不多久,吹吹打打,迎娶进门。洞房花烛夜,宾客散去,新郎挑开新妇红罗帕,只见新妇人貌蛮好,肚里高兴。新妇未过门时,耳里曾传来新郎是矮卵的话,现在烛光灯影下一见下,新郎果然矮自己一大截。

新妇想:矮点也算了,只不知他呆不呆这时,新郎靠近过来了,新妇开口了:你别过来,我有一诗,想了上两句,由你来续下两句。如果你续不出来,晚头你甭忖!

新郎一听,说:啊,还要续诗?好,你说吧。

新妇说:五尺新郎七尺妻,好比蛤蟆爬玉梯。

新郎想了一想,续出:只要中央合得着,管他两头齐不齐。

新妇微微一笑,面也红了。新郎就上前扶她进了红罗帐。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 篇5

孙老汉穷困潦倒的活了半辈子,紧衣缩食的只能住在山上的破屋里,挡点小风,遮点小雨,如果遇到大风大雨,也只能紧缩在角落取暖。平日里也是上山砍砍柴禾,卖给镇上大户人家,赚上几吊钱给自己添些油盐酱醋什么的,遇到好的情况,比如大户人家发慈悲,可以打赏打赏,这样自己就可以半年或一年不用添衣服了。

孙老汉平日里自己一个人住在山上,自然无人给他说话,下山送柴也只能唯唯喏喏的低着头,任凭大户人家的管家说道,自己头也不敢抬起,只是不停的点头道:“是!”其它基本没有说话的地方。

这天下午孙老汉上后山砍些木柴,平日里这些地方老汉都是轻车熟路,很快砍好,收拾好后,半躺在布满草丛的石壁上休息休息。

本着好奇的心看了一眼后面的石壁,似乎有字。孙老汉拨开草丛,定眼瞧去,原来是个墓碑。

生辰年月与死亡年月一对比,原来才二十岁就死了,多好的年纪。孙老汉叹道:“看你这般年纪就走了,多半也是命苦之人,无人问津都被荒草淹没了,老汉也是命苦之人,就帮你整理整理吧,也算是你我的缘分。”说完,孙老汉就把眼前的坟头从新整理一边。

很快杂草树枝树叶都被清理出来,崭新的坟头从新出现。孙老汉本来就是无依无靠,又常年住在山上,自然不会忌讳什么,他对坟头拜了拜,又半躺在坟头上休息去了,可能是太累,孙老汉慢慢睡了过去。

当孙老汉醒来时,已经夜深人静了,还不时的能听到几声猫头鹰的叫唤,使夜更增加了几分恐怖,但孙老汉浑然不惧。

孙老汉迷迷糊糊的的向自己的屋走去,自己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可是屋还是没有走到。

孙老汉走累了,当要停下休息时,听到远处有喊“救命”声,孙老汉打起精神,快速向声音的来处寻去。

很快,孙老汉就寻到了,是一个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的姑娘,只听到姑娘说道:“大哥,救救我,我与父母发生争执,父母说不在要我,让我自生自灭去,我想去我二叔家,怎奈在这山上迷了路,请大哥救救我!”

孙老汉看了看四周,道:“小姑娘,夜深的厉害,晚上走确实不易走出,你就先随老汉回家吧,明日在去你二叔家也不迟。”

那个小姑娘自然欣然答应,孙老汉背起小姑娘向自己的屋中走去。

这次很快,孙老汉背着小姑娘就走到自己的屋中,把她放在自己的床上,道:“姑娘莫要嫌弃,委屈你了,你先将就一夜,老汉今夜就睡在外面,有事叫一声就可以。”

小姑娘看着眼前的老汉,道:“大哥,我无去处,二叔那里也不知道能不能收留我,我看大哥您心好,不如就收留我吧,我吃的少的很,一天一个馒头便可,我可以帮大哥洗衣做饭!”

孙老汉赶忙推脱道:“不可,不可,你一黄花大闺女,我一穷老头,怎能破坏了姑娘的名声。不可不可,明日还是请姑娘离开吧!”

小姑娘下了床,直接抱住老汉的胳膊,道:“我就不走,看你怎么着!”说完当着老汉的面把衣服退去,钻进老汉的被窝。

孙老汉看的目瞪口呆,只见那个小姑娘笑着对老汉道:“我的身体已经被你看到了,已经不白了,非你不嫁!”

孙老汉不知所措,痴呆的看着小姑娘。

渐渐孙老汉适应了小姑娘的存在,孙老汉每天早早起来,拾柴砍柴,以前一天送一次柴的,现在每天三次,每天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镇上基本上没有人见过孙老汉的笑容,而今日却笑容满面,自然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而且今天他还增添了许多新的东西。很多人都开起了老汉的玩笑,不过孙老汉都只是笑了笑。

突然有几个地痞看到了孙老汉,道:“这个老孙头一定得了什么好事,我们悄悄去他家看看,说不定好事就是我们的了。”几个人商量过后,向孙老汉家走去。

孙老汉的家只要是上过山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看到,虽然不在山路上,但在山路上就可以看到远处的一个破旧房子,那个就是孙老汉的家。

几个人很快就走了到孙老汉的家,而此时此刻的孙老汉正兴奋的忙着收拾第二批柴禾呢!

几人悄悄从老汉家的窗户向里面望去,突然看到一个美娇娘坐在屋中,如此艳丽的美娇娘还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呢,口水不知觉的流了出来,几人对望一眼,快速要屋里冲去。

“嘭”的一声,屋被踢开。几个人快速闯了进去,那个姑娘只是轻轻抬起头看了看闯进的几个人,并没有言语,只是轻轻抬起手,门突然被从新关上。几个地痞没有在意那个小姑娘的动作,欲望充斥着头脑,快速要向小姑娘扑去。

只见那个小姑娘把手放在了头上,轻轻把手拉了下来。一层脸皮瞬间耷拉下来,露出恶心的面孔,尸蛆从眼缝中一颗颗的爬了出来,小姑娘并没有浪费,抓起尸蛆,塞进自己的嘴中。

几个地痞突然间看到这一幕,疯狂的向外冲去,可发现门居然打不开,本来一个大风就可以吹散的门,现在居然犹如钢铁一般的坚硬。几个人精疲力尽,可门却微丝未动。几个人放弃了最后的挣扎,不甘情愿的转过身,看着这个姑娘,此时,小姑娘已经把面容恢复到原来的模样。笑着道:“不跑了?”

那个姑娘道:“你们可以走了。”门自动打开,几个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还是疯狂的向外面跑去。只见一阵清风轻轻吹过他们的后脑勺。一切都改变了,他们已经忘记了今天发生的一切。

就这样孙老汉每天勤劳的工作着,而那个姑娘每天呆在家里,帮他洗衣做饭,只是她从来不出门。孙老汉已经住进了屋里,不过他从来没有碰过那个姑娘,而只是每天欣喜的看着那个姑娘,陪她说话,陪她聊天,孙老汉每天过的不亦乐乎,其实老汉已经把她当作自己的媳妇了。而那个姑娘自然每天也是过的开开心心,每当孙老汉睡着之时,痴痴的注视着老汉。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一天老汉在山上砍材,突然遇到一个道士,那个道士说道:“施主,我看你身上沾有尸气,最近可遇到什么异样的事吗?”

孙老汉不耐烦的答道:“什么事,我老汉能遇到什么事,您如果要是化缘,去镇上,我老汉太穷了,贡不起您。”

道士笑了笑,并不言语,错过老汉,向镇上走去。

孙老汉看着远去的道士,放下手中的东西,向自己的屋中走去,隐隐觉得不安。

听到这个,姑娘自然高兴,快速拉着老汉坐下。

夜,很快到来,孙老汉的心自从看到那个道士以后,心久久不得安宁。现在变得更加不安。

只听到一阵敲门声,那个姑娘的脸色突然也不安起来,隐约猜到了什么,孙老汉皱了皱眉头,还是走向了门口。那姑娘想叫住孙老汉,可是,还是没有说出口。

门打开,还是那个道士。道士没有说话,径直走进屋中,看到桌上的饭菜,直接做了下来,吃了起来,没有一点不客气。

看着那个姑娘道:“人鬼殊途,你这又是何必呢!我念你没有伤害过任何人,这些饭菜也是人类的饭菜,也没有妄自用法力去改变,还是回去吧!”

没等那个姑娘开口,孙老汉先开口了,道:“法师,求您放过我们吧,她没有伤害过我一下。”

那姑娘和道士同时疑惑的看着孙老汉,孙老汉笑着道:“事实,第一眼看到她时,我就猜到了,可是又如何呢,我老汉孤苦一生,无依无靠,生与死对我来说基本都是一样的。寂寞空虚冷,这样的滋味你能体会吗,我老汉不需要什么,只要有人可以陪我说说话,就可以,并无他求。我老汉不在意她是人还是鬼!”

那个姑娘也开口道:“我刘英在这深山荒埋了几十年,是他每天陪着我,虽然他看不到我,但我可以看到他,来来回回,日复一日,是他不在让我感到寂寞。当他知道我的存在时,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感到避讳,害怕。却给我除尽身上的污垢,陪我聊天,所以我才来现身相见!”

道士看了看他们,拿起身上的酒葫芦,一饮而尽,大笑一声,独自起身离去。

两人看着远去的道士,相拥在一起。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 篇6

杭州最有名的西湖以景色美丽著称,自古以来常常出现在许多文人墨客的作品之中,文人墨客们也乐于将发生在西湖里的民间故事记下。让我们通过以下故事来了解发生在西湖的民间故事。

康熙与云林禅寺

康熙皇帝下江南,来到了杭州。他在西湖四周到处游山玩水,吟诗题字,自称是个风雅的皇帝。

一天,他要到灵隐来耍子了。

灵隐寺里的老和尚得知消息,真是又惊又喜,连忙撞钟击鼓,把全寺三百多个和尚都召集拢来。和尚们披起崭新的袈裟,头顶檀香,手敲法器,嘴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大家跟着老和尚,赶到一里路外的石莲亭,把康熙皇帝接到灵隐来。

老和尚陪着康熙皇帝,在寺前寺后、山上山下游玩一番。康熙皇帝见到灵隐有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山上长满绿荫荫的树,地下开遍红艳艳的花,真是一个好地方呵!他心里一高兴,就吩咐人在寺里摆酒用膳,想多耍子一会儿。

皇帝摆下酒席,可热闹啦!吹的吹,弹的弹,唱的唱,一时间,把这个佛门净地,竟然变成了帝王之家!康熙皇帝一手拈着山羊胡须,一手捧着酒盏,又灌黄汤又吟诗。

老和尚早听说过康熙皇帝喜欢吟诗题字。这时见他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便悄悄跑过去找个跟随康熙皇帝的地方官商量道:“大人老爷呀,我想求求皇上给我们山寺题一块匾额,你看能不能呀?”

杭州知府听了听,点点头说:“才好哩,如果皇上给灵隐寺题了匾额,连我杭州府也都沾了光啦!”

钱塘县官也接上来说:“皇上酒兴正浓呢,你这辰光去求他题匾,我看一定能答应。”

老和尚心里落了实,就壮壮胆子,走到康熙皇帝面前跪下去磕头,说道:“皇上呀,看在灵隐寺大菩萨的面上,替山寺题块匾额,也让我们风光风光吧!”

老和尚这一请求,正好搔着了康熙皇帝的痒处。他点了点头,忙吩咐手下人摆好纸笔,抓起笔“刷刷”几下,就写起一个歪歪斜斜的“雨”字。这辰光,他差不多快喝醉啦,手腕有点发颤,落笔又太快了些,这个“雨”字竟占了大半张纸!灵隐寺的“灵”字,按老写法,在“雨”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是个“灵”字呵!现在只剩下这小半张纸的地位,随你怎样也摆不下了。重新写一个吧,那多么丢脸呀!康熙皇帝一只手抓着笔,一只手不住地拈他那撮山羊胡须,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围在旁边的官儿们,明知道康熙皇帝下不了台,但是谁也不敢明说,只有站在旁边干着急。还好,有个大学士名叫高江村的,却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在自己手掌心写了“云林”两个字,装做去磨墨的样子,挨近康熙皇帝身边,偷偷地朝着康熙皇帝摊开手掌。康熙皇帝一看,哎呀,这两个字真是救命王菩萨呢!欢喜得连酒也醒了一半,就连忙写下了“云林禅寺”四个大字。写完,把手一扬,将毛笔抛出老远。

老和尚过来张张,不对呀!“灵隐寺”怎么写成“云林禅寺”呢?

他也不看看风色,就结结巴巴地问:“我们这里叫做‘灵隐寺’,不叫‘云林寺’呀!是不是皇上落笔错啦?”

康熙皇帝听了,把眼睛一瞪,喝声:“放屁!”老和尚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好恭恭敬敬地立在旁边了。康熙皇帝回过头来,问官儿们:“这地方天上有云,地下有林,你们说说,把它叫做‘云林寺’好不好?”

“好呀,好呀,皇上圣明!”

……

听官儿们七嘴八舌地奉承他,康熙皇帝乐得啥哈大笑,便吩咐快把匾额雕起来。

皇帝一句话,官儿们却忙开啦。他们一面叫人将灵隐寺原来的匾额换下来,一面找来雕花匠,把康熙皇帝写的“云林禅寺”四个大字雕在红木匾上,贴金底,黑漆字,边上镶了二龙戏珠,当场挂到山门上。

从此以后,灵隐寺就挂着稀奇古怪的“云林禅寺”大匾额。但是,杭州的老百姓并不买他的帐,尽管“云林禅寺”这块匾额一直挂了三百年,大家却仍然称呼这儿为“灵隐寺”。

臭秦桧

西湖边有座岳坟,岳坟前跪着四个铁铸的人像,其中有两个就是当年出卖祖国、害死岳飞的秦桧夫妇。

早先,杭州城里来了一个新上任的抚台,那人也姓秦,是秦桧的后代。抚台上任不久,便带手下人去逛西湖。他来到岳坟,看到自己的老祖宗跪在别人面前,忙用衣袖把脸遮住,倒退了出来。

抚台回到衙门,坐不安,立不宁,便叫来师爷商量,想把铁像搬掉。师爷捋捋胡须,想了一想说:“如果明搬吧,老百姓一定不肯,说不定还会闹出事来。我看,不如派人在黑夜里把这对铁像丢进西湖里去。这样大的西湖,铁像沉到湖底,便是把水车干了也难找到。”

抚台连声称赞道:“妙!妙!”于是当夜便派人把铁像丢进湖里去了。

哪知道第二天天刚亮,就出了件怪事:西湖里的水忽然臭啦。臭气冲天,熏得来往行人都捂住鼻子,个个想呕吐呢!

不知是谁,一下发觉岳坟前面的铁像少掉两个,就大声叫嚷起来:“大家来看呵!大家来看呵!两个奸贼的铁像不见啦!一定有人把它丢进湖里去,弄脏西湖水。要不然,湖水怎么会发臭呢!”

老百姓知道了岳坟失去秦桧夫妇铁像的事,便一齐哄到抚台衙门里去告状,要求拿办弄掉铁像的坏蛋。抚台还睡在床上,只听得门外人声嘈杂,便起来查问。手下人诉说了情由。抚台做贼心虚,便叫人传出话去,说他病啦。老百姓哪里肯走,人越聚越多,把个抚台衙门前的石狮子都差点挤倒了。

抚台恐伯这样下去要出事情,便硬着头皮出来见老百姓。他说:“这……这都是谣言。大家千万不可轻信!铁像怎么弄得臭湖水呢?”

老百姓都争着说:“是不是谣言,你到西湖边看看就知道了。”说着,便围拢来,一定要拉他走。

抚台没法,只得坐上八抬大轿,到西湖去。离湖边还有好多路呢,果然有一股恶臭,直向轿门冲来。

轿到湖边,抚台从轿帘的缝缝里往外一张,只见前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他心里“突突突”地直跳,慢慢走出轿门,干咳了几声,说道:“湖水一时发臭,也是常情,你们不必大惊小怪。据我看来,这事与铁像无关!”

这时,人群里有人吼起来:“你是秦桧的什么人?居然来袒护坏蛋!”

抚台一时不知怎样回答才好。他定了定神,尽力安慰自己道:莫慌呵!铁像已经沉到湖底,谁还能找得到?想到这里,便神气起来,硬着嘴说:“你们不要胡闹!如果有人真从湖里捞出铁像来,本官甘愿辞官请罪!”

抚台的嘴巴刚刚闭拢,墨黑的湖水一下变得清澈见底了。从湖底竟然慢慢浮起一对铁像,好象有人托着似的,直向抚台面前飘来。

抚台吓得脸象黄纸,一面发着抖,一面钻进轿子,赶快逃到衙门里躲起来,好久好久不敢露面。

铁像飘到湖边,老百姓把它打捞上来,重新搬到岳坟前面跪着。

第二年春天,抚台偷偷地到岳坟来凭吊,想想去年发生的事情,真正懊悔死啦。他悔着悔着,便写下了一副对联。这对联说:

豆腐娘的民间故事6篇


关于写范文你有什么好建议呢?我们写文档时,很少有人能提供面对面的帮助,首先需要知道文章的写作要求。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文章更有说服力,经过小编连续的筛选和修改我们最终推出了最新的“豆腐娘的民间故事”,希望我写的故事能够给您带来欢乐!

豆腐娘的民间故事 篇1

豆腐和酱的争吵: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豆腐和酱尽吵架。

有一次,豆腐这样对酱说道:你总是黑漆漆的,而且还黏糊糊得散发着一股奇怪的味道。我洁白的身体也被你弄脏弄臭了不是吗?

酱听了之后愤愤而言:说什么呢!我哪里臭了。而且人类还很喜欢这个味道,每天做成味增汤来喝呢!倒是你,就算再白,也是一点味道都没有!

什么没有味道!有什么大不了。依靠和我一起煮的东西,照样美味无比。与此相比,你总是臭烘烘的,还很咸。

什么。装着一副很伟大的样子说别人臭啊咸啊,自己还不是被刀切,切得粉身碎骨的。

哼!说我什么粉身碎骨,但也不至于像酱那样溶解掉啊。不管变得多小,豆腐还是豆腐啊!

无法原谅!酱很不甘心,想飞到豆腐身上去。

这时,等一下!魔芋飞进了两者之间。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总是为一点无聊的事情吵架。你们看看我,颜色是黑的,还要被切,还没有味道,可即便如此,不还是忍着嘛。

的确如此

是啊,真的是这样耶

豆腐和酱仔细得看了看魔芋。

而且你们仔细想想,你们都是用大豆做出来的,不就是亲戚嘛。亲戚总是吵架可不得了。我连什么亲戚都没有。

酱听了之后对豆腐说道:是啊。正如魔芋所说,我们是亲戚,应该团结友爱啊。

豆腐也说道:是啊。说了不好听的话不好意思哦。今后,包括魔芋,大家都要一起好好的。

于是,豆腐和酱和魔芋一起,做成了好喝的味增汤。

豆腐娘的民间故事 篇2

杭州豆腐桥的传说:民间故事

杭州上城有座“安乐桥”,同一条河上还有并排三座“豆腐桥”。这四座桥都是南宋年间造的,到如今已经有八百多年了。

岳飞大破金兵的时候,手下有个将军叫王佐。他用苦肉计说降了陆文龙,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只是他从此缺了一只胳臂,不能再打仗,岳飞便保举他做安乐王,皇帝还答应他在杭州城内造一座王府养老。

安乐王的王府造在河边。动工时,泥沙、石灰、石板、木材堆满在河埠上。河上没有桥,原来的一只摆渡船,又被运砖送瓦的工匠占用了,老百姓没法来往,心里很生气,便编出歌儿来唱:“安乐王,安乐王,为你安乐大家忙!”

王佐从军中回到杭州,得知了这件事情。他想:我一个人要那么大的王府做啥!不如拿这些材料在河上搭座桥,好让大家方便些。于是,他就吩咐工匠,先挑扎实的青砖石板,在河上搭一座大桥,剩下的材料,随便造两间房子做王府。

百姓听说不造王府先造桥,都来帮忙。人多力量大,不到一个月工夫,便在河上造起一座宽阔平整的大桥。河上有了桥,老百姓一高兴,又编出新歌儿来唱:“安乐王,好心肠,造座大桥通四方。”

你唱我唱,一传两传,消息刮进宰相秦桧的耳朵里,秦桧很妒忌,说道:“造一座桥也能扬名!我如今就要造它三座,一座比一座阔,一座比一座高,跟你王佐斗斗富有,看看你强还是我强!”

秦桧动动嘴,下面的官员便跑断了腿:增捐加税,强迫老百姓不分昼夜地造桥。过了整整三个月,在安乐桥同一条河上,并排造起了三座桥,果然是一座比一座阔,一座比一座高。

秦桧很得意,亲自给这三座桥取了名字,叫做“斗富一桥”、“斗富二桥”和“斗富三桥”。

一条河上有一座桥就够了,造那么多做什么!老百姓恨死了秦桧,都赌气不走他那三座斗富桥。

因为杭州人讲话“斗富”与“豆腐”差不多,老百姓取笑秦桧,就把那三座桥叫做“豆腐桥”,一直叫到现在。

豆腐娘的民间故事 篇3

民间故事:豆腐皂

乾隆年间,最受后宫妃嫔们赏识的首席容颜师颜心澄被皇上召见后,匆匆返回御颜局,看见两位同僚容一指和石珍馐正在对弈,不由得气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有闲情逸致下棋?

容一指和石珍馐对望一眼,心想,你是后妃们最欢迎的香饽饽,我俩都被挤对得没地儿站了,不下棋干吗?

不过颜心澄毕竟是御颜局的掌局,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不搭理他也不好,石珍馐勉强道:大人,不就是皇上南巡时遇上个开美颜铺的豆腐西施,经她做脸修容之后龙颜大悦嘛!那个豆腐西施又不愿意进宫来咱们御颜局吃皇粮,您那么紧张干什么?

颜心澄气道:可是她献上了一块豆腐皂给宛如娘娘作生辰贺礼,宛如娘娘用了几日豆腐皂,说是肌肤变得更加白皙嫩滑。刚才皇上召我前去御书房,亲自写了驻容养颜第一人七个字,说要赏赐给豆腐西施,并要昭告天下!

容一指听了这话忍不住了:一个江湖上的野丫头,随便把豆腐加皂角往脸上一抹,就自称能驻容养颜,这不是欺世盗名吗?史书上从未记载豆腐有如此功效!

颜心澄趁机挑拨道:万一皇上真要赐封豆腐西施是天下第一,咱们以后还怎么在宫里立足?您二位可是咱大清美容驻颜界的翘楚精英,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这面子往哪儿放啊!

石珍馐善用药膳食疗,以内服珍品出名,其为宛如娘娘特别研制的人参茯苓太极粥、桃蕊馨菊养颜茶均是益气养颜的珍品,久饮之必会调节出面色红润、犹如刚出生的婴孩一般嫩滑的肌肤。

容一指善用针灸点穴法,独创的丝竹承泣穴混合美白针灸点穴法,靠挤压眼睛下方的承泣穴和眉梢凹陷处的丝竹穴,结合阴阳五行的运气,为肌肤注入源源动力,是延缓衰老,对抗皮肤松弛的法宝。

石珍馐和容一指本就对豆腐西施的驻颜美容之术心存疑虑,他们经颜心澄一撺掇,便同时向皇上告假,与颜心澄一起,偷偷来到了江南豆腐镇,要会会这位传说中的豆腐西施。

三人来到小镇以后,同去了豆腐西施的店铺。颜心澄进入单间,见有一张舒服的躺椅,白纱幔帐。他躺在椅子上,一位皮肤白皙嫩滑的女子走进来,拈手点上紫檀香熏,阵阵香气在空中弥漫开来,此女正是豆腐西施。

豆腐西施坐在躺椅后方,慢慢轻揉颜心澄的太阳穴,而后将一种雪白的东西缓慢涂抹在他的脸上,味道甘甜,质感细腻舒爽冰凉,有一股子豆香。女子轻柔挤按颜心澄脸部的穴位,稍后从盘子中取出一条热毛巾,敷在他的脸上。热毛巾上有一种淡淡的、稍微刺鼻的味道,凭借他的经验,这应该是用一种混合的名贵草药珍品炮制而成。

容一指也明显感觉出来,豆腐西施是运用了一定的点穴指法的,在按摩脸部的过程中,用金属长柄勺放入水中加温后,用勺柄代替手指对穴位进行按压,分别点摁了位于嘴唇下方的承浆穴,头顶的百会穴,挤压眼尾的球后穴。承浆穴连通女人的卵巢,可以有效帮助调节内分泌,百会穴为任督经穴,具有健脑宁神的功效,而球后穴更是能调节气血,让肤色由黄转白,这三个穴位的结合,真是相辅相成!

石珍馐品了一口豆腐西施做完脸后端上来的黑色豆浆,喝到嘴里豆香四溢,应该是黑豆熬成的豆浆佐以冰糖。石珍馐心中存疑,黑豆被认为是下等人才食用的东西,质硬粗糙,为何可以磨出如此柔滑的豆浆?一定是用了某种特殊工艺。

三人做完脸后一合计,原来豆腐西施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不仅用了珍贵的原料,还运用了点穴法,内饮之法也不循常理。看来单靠豆腐皂的确很难达到功效。

这天,乾隆正和宛如娘娘在御花园里赏花,听到三人的禀告后,龙颜大怒:当时朕做完脸后询问了豆腐西施,她说就是用最简单的豆腐,内饮外敷,即可创造出如此神奇的美颜功效。若真如三位爱卿所说,朕必定要惩罚豆腐西施,治她个欺君之罪!

乾隆命当时随侍南下的内监去豆腐镇传旨,宣召豆腐西施进京面圣。

内监好心提醒豆腐西施,是那三个御用容颜师在皇上面前告了黑状,目的就是要让豆腐西施身败名裂,他们的名望和地位就会稳固了。

豆腐西施想,自己虽然淡泊名利,但也不能让小人得逞,令豆腐美容这一绝技蒙羞失传,这次倒正是向全天下推广宣传豆腐美容的好机会!

于是,她精心准备了一番,就同传旨内监一同上路进京了。

颜心澄三人也没闲着,他们根据亲身体验的豆腐西施美容养颜的步骤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攻击之术。

半个月后,文武百官聚集在殿堂之上,见证大清美容史上的这第一欺天大案!

豆腐西施缓缓进殿,乾隆沉声道:朕欲赐你驻容养颜第一人之名,是因为你自称利用豆腐的特性创造了不老驻颜术。但是我的三位爱卿曾去试验过你的手艺,发现你并非完全是用豆腐美容,这可是犯了欺君之罪!

豆腐西施听后微微一笑,两个丫环端来了案板及木桶。她将一块豆腐在案板上弄碎,反复摔打成豆泥,然后从一个木桶中取出一些皂角,与豆泥混在一起,再从另外一个桶里舀出一些液体浇注豆泥,慢慢地豆泥成型,最后挤压成块。

皇上,我的豆腐皂绝对全部是天然成分。豆腐西施说完,一块晶莹剔透的豆腐皂便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单看你的制作过程用的都是豆腐原料,不过在敷脸的过程当中,你毛巾上有略微刺鼻的味道。颜心澄早有准备,从袖口掏出一块布,豆腐西施闻了一下:确实略似!

略似?简直就是一样,我这布就是用鹿茸、灵芝等上等原料研汁浸透的,这才是你美容的核心之术。颜心澄冷笑道。

豆腐西施转身将身边的木桶盖掀开,顿时一股刺鼻的气味传开,众人纷纷掩鼻。乾隆疑惑道:豆腐西施,你这是在干什么?

豆腐西施把盖子盖上,说:皇上,小女子出身贫寒,怎么会用得起那些金贵的药材?我所用的正是这个豆腐原浆,其中有很多发酵的物质,是对抗衰老的法宝。

乾隆微微皱着眉头:可是你怎么能断定这种低劣刺鼻的东西会对皮肤好?

豆腐西施娓娓道来,她能制出豆腐皂完全是源于自己的悲惨童年。豆腐西施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五岁的时候,被父母遗弃在一家豆腐坊门口。豆腐坊主人收养了她,并给她取名叫小五。

家中的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很不喜欢这个半路来的野丫头,她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天在后院做豆腐的时候,拿豆腐摔在小五的脸上,或将小五的头摁进豆腐未成型时的原浆里,这样就不会在她身上留下伤痕,也就不会被父母责怪。

小五成年后,就告别了养父母,来到这个小镇自立门户,起初是做豆腐生意,人人都夸小五的脸跟她的豆腐一样嫩滑细腻,就叫她豆腐西施了。很多人到摊前都不是买豆腐,就是为了要看一看她的脸,好多人求她给出保养秘方。她就研制出了轰动一时的豆腐皂。再后来,她就开了美颜铺,通过手法配合,来发挥豆腐皂的最大功效。

你那点穴的手法是怎么练就的呢?容一指问道。

全因几个兄姐对我的恩惠,他们把我的脸摁进原浆缸里时,就是抓着我头顶上百会穴的头发,这样就刺激了我的百会穴,姐姐们经常拿豆腐砸向我的脸,基本上都是打到脸颊上部的球后穴跟嘴部位置,也就是承浆穴。

我其实不会什么点穴大法,只是按照我当年的过程复制过来,因为我知道当年每一步都是我现在美丽容颜的秘诀。后来我也是自己开了铺子逐一研究才发现这些都是重要的穴位。豆腐西施有些伤感地说。

那为什么要饮用黑豆浆,如何做得如此细腻?石珍馐呈上了自己磨制的黑豆浆,味道粗劣难以下咽,你一定是用了什么特殊的工艺!

黄豆都是用来做豆腐卖给客人吃的,而我们劳苦的下等人自己都是吃黑豆,每次我都觉得黑豆很硬,难以下咽,就偷偷将黑豆磨成黑豆浆,但是要不停打磨,完全是凭借真力气才能磨得如此细腻。长期饮用后,我发现黑豆不仅能美容,而且对身体调理也有奇效!

原来豆腐西施每做一张脸,都会想起当年自己小小年纪在养父母家饱受的辛苦,每一块豆腐皂的制作也都包含着豆腐西施内心痛苦不堪的回忆。

她正用自己曾经忍受的苦为众人提供美,众人皆被豆腐西施心中的大爱所感动,乾隆更是当场将御笔亲书的驻容养颜第一人的封号赐给了豆腐西施。

乾隆亦明白了一个道理:心灵丑陋的人,是创造不出真正的美丽的,当初在宛如娘娘的提议下设立御颜局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御颜局被乾隆下旨取缔,善于针灸点穴的容一指去了太医院,善于药膳食疗的石珍馐去了御膳房。至于罪魁祸首颜心澄,则被乾隆逐出了京城,由他自生自灭去了。

豆腐娘的民间故事 篇4

杨阿嫂卖豆腐花:民间故事

过去,溧阳西门外三家村上,有个姓杨的阿嫂,丈夫早就死了,专门做豆腐花卖。加上杨阿嫂心灵手巧,豆腐花做得特别好吃,所以方圆几十里,都晓得杨阿嫂名声。

有一天,杨阿嫂挑了一担豆腐花,摆在路口,迎面来了十来个勿三勿四的人,这些人一见豆腐花,一哄而上,喝了个精光。杨阿嫂又气又急,一个女人家,哪里阻拦得住那些人呢?心想:这些家伙肯定不是好人。杨阿嫂灵机一动,大声喊道:太平军来了,太平军来了!这些人听到太平军的名字,个个都吓破了胆,丢下勺子和碗,往河边的芦苇地里钻。杨阿嫂晓得他们是坏人,忙收起担子,准备去找太平军报告。没走多远,看到远处有一队太平军来了,也有十来个,杨阿嫂想,不能喊,惊动那班坏家伙,肯定会溜走。

太平军越走越近,只见一个女人朝他们打着手势,又指指芦苇地,晓得有情况,踏踏踏地跑过了过来。杨阿嫂又蹬蹬蹬地跑到芦苇滩边上说:你们不要动,太平军正在外面,还没过完!那些家伙听说太平军正在外面,更加不敢动了。低声说;老阿嫂,等太平军过去了,你照应我们一声。杨阿嫂说:晓得了,你们别动。”

一会儿工夫,太平军到了,杨阿嫂迎过去低声说道:有十三个人躲在芦苇地里,看样子勿像好人。太平军一听,就要往里搜。杨阿嫂说:不行,你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进去会吃亏的。你们跟我来。她带领太平军埋伏在大埂下的桑树地里。接着,杨阿嫂提高了嗓子:喂!太平军都过去了,你们快出来吧!那些人一听说太平军走了,轰隆隆全钻了出来,埋伏在桑树地里的太平军一涌而上,把他们一个个都活捉了。

打这之后,杨阿嫂也参加了太平军。还是在家做豆腐花。太平军都说:溧阳的豆腐花很好吃,溧阳杨阿嫂人最好!

豆腐娘的民间故事 篇5

豆腐宴:民间故事

有个叫黄高的佃户,租种了本村杨员外家几亩薄田,农闲时就做豆腐卖。他无论种地还是做豆腐都有一套,被大家称为小能人。这名号传到杨员外耳朵里,惹得他不太开心,总想借机作弄一下黄高。

几个月后,杨员外的老父亲死了。当地有个风俗习惯,谁家有丧事,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要去帮忙。如果主人家人多事杂顾不过来,就让别人办一桌宴席招待客人。杨员外便找来黄高,说:你帮我招待一桌客人吧。

黄高一听着实慌了:这样招待一桌,少说也得三十两银子,他哪来这么多闲钱?于是,黄高连连摆手说:老爷,这事叫有钱人办吧!

杨员外一听,瞪圆了眼睛说:你不是小能人吗?我有事求你帮忙,你竟推三阻四。那从今往后,咱就一刀两断,不要来往了!

黄高是聪明人,一听这话,也明白了大概。他怕得罪杨员外,只好先应承下来。

黄高离开杨员外家,一路都在想怎么筹酒席钱。亲戚都是些穷亲戚,相比来说,就自己还算富有的。怎么办?怎么办突然,他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跌倒。他定睛一看,只见地上躺着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头两手捂着肚子,面色蜡黄,额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看样子病得不轻。

黄高赶紧俯下身,问他怎么了。

老头有气无力地说:好人,救救我。他见黄高一脸为难,又说,我是想吃豆腐脑想出病了。你只要给我弄碗热豆腐脑喝就好啦!

黄高一听,松了口气,赶紧说:那好办,我家是卖豆腐的,你跟我回家吧。说完,他将老头背起来就走。黄高背着老头回到家,正赶上老婆在磨豆腐。他立刻舀了半瓢豆腐脑服侍老头喝了。

老头喝下去以后,果然恢复了元气,没半袋烟的工夫,脸色就红润起来。

黄高却仍紧蹙眉头,一脸愁容。老头便问他:什么事把你难住啦?要是我能帮,就搭把手;要是我帮不了,出个主意也好啊。

黄高便把自己的烦心事和老头说了。老头听完,竟说:这好办。你不是会做豆腐吗?就用豆腐招待客人呗。

黄高只觉不可思议,问他:光豆腐就能办成宴席?

老头拍着胸脯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我一定把这桌宴席帮你办好了。

虽然黄高对用豆腐办宴席仍是半信半疑,但眼前他也只好把死马当活马医了。这时,他才想起来,还不知道老头姓名家世。

老头只说自己姓蒋,别的不愿再多说。

到了宴席当天,黄高按蒋老头的安排,做了两包豆腐。一包老的,比砖块还硬;一包嫩的,比现卖的还嫩。然后,他又向邻居借了碗盘。一切准备就绪,蒋老头又拿出些粉粉面面当引子,烹、炸、炖、炒、蒸他七弄八弄一番忙活,就做了满满一桌子菜。

时辰一到,杨员外带着客人来了。其实,他原本只想为难一下黄高,让他出出丑,知道自己一个穷佃户配不上小能人这种名号。谁知道,黄高不仅答应招待宴席,还做得有模有样。只见桌上摆了满满一桌菜肴,香气扑鼻、刀工精湛、色泽诱人。

杨员外也算见多识广,却从没见过这样的菜色。但在吃之前,他还要鸡蛋里挑骨头。他问黄高:这都是些什么东西?人能吃吗?

黄高赶忙回答:回禀老爷,这些菜全是用豆腐做的。我以身家性命担保,您尽管吃。

杨员外听了,暗自吃惊,想不到这黄高还真是能人。但他还是虚张声势地说:黄高,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你糊弄谁啊?弄了一桌烂豆腐!

黄高知道杨员外有钱有势,吃过各种山珍海味,不会稀罕这些豆腐做的菜。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说:老爷息怒。您先尝尝味道,再埋怨小的也不迟。

杨员外听了黄高的话,就拿起筷子,就近夹了一筷,放在嘴里一尝,眉头就皱了起来。

黄高在一边看着杨员外的表情,心跳到了嗓子眼。难道这菜不合他口味?

杨员外又连尝了几盘后,才舒展开眉头,招呼其他人一起品尝。

客人们纷纷拿起筷子,他们尝完都瞪大了眼睛。这些菜肴看起来似肉非肉,似鱼非鱼,似花非花,吃到嘴里,却是清脆爽口,回味无穷。众人一边品尝,一边赞不绝口:好味道!

杨员外本想借机找茬,没想到黄高还真有能耐。他只好就坡下驴,一边吃,一边和客人夸赞:好味道!送走了客人,杨员外向黄高打听:你这桌菜花了多少银子?找谁做的?

黄高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杨员外听完只觉惊奇,他想了想,吩咐说:你叫蒋老头再给我做一桌,做好了我重重酬谢。

黄高把杨员外的要求对蒋老头说了。蒋老头听了,哈哈一笑说:行,叫他拿一百两银子来。

这下,轮到黄高吃惊了。他问蒋老头:这桌菜只用了两包豆腐,怎么好问他要这么多钱?

蒋老头却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要的是手艺钱,他要不答应,那我就不去了!

黄高只好传话给杨员外。杨员外财大气粗,不在乎这点银子,当场拍板答应了。

第二天,蒋老头带着两包豆腐,由黄高带路来到杨员外家。

杨员外吩咐自家的厨子,寸步不离地陪在蒋老头左右。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是偷学手艺;二是要看看这桌菜究竟是不是用两包豆腐做出来的。

蒋老头对此心知肚明,却没有点破,该怎么做还怎么做。满满一桌子佳肴,除了调料,全是豆腐做的,色香味俱全

这一次,杨员外特地请了好多贵宾来品尝。结果,大家仍是齐声赞好。杨员外这才心服口服。

杨员外送走了蒋老头,便迫不及待地问自家厨子,手艺学得怎么样。

厨子胸有成竹地说:老爷,我伺候您这么些年,手艺怎么样您是知道的。我有以前的手艺垫底,再学他那点,还不是小事一桩?说不定我做出来的还更好吃呢!他为了证实自己所言非虚,还说要当场露一手。于是,他依样画葫芦,开始做菜,结果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蒋老头做的味道好。

杨员外一看这情况,便吩咐自家厨子:快,赶紧去把蒋老头请回来!我要雇他专门做豆腐菜。

厨子一听就慌了。他心说:同行是冤家。要是这老头一来,还不抢了我的饭碗?想到这里,他就说:老爷,不就是用豆腐做菜吗?您老要是喜欢,我以后慢慢琢磨,还愁做不出来?何必再去破费?而且您现在是图一时新鲜,觉得好吃,多吃两次就厌烦了

杨员外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安抚他说:你放心,我先让他来做一段时间,等你把手艺学会了,再辞了他。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厨子听了这话,吃了定心丸,赶紧去请蒋老头。他走到半路,正巧遇到了蒋老头。他忙迎上前,传达了杨员外的意思。

谁料蒋老头急着赶路,怎么也不肯去。厨子没办法,只好一边装出可怜巴巴的样子,说自己奉命行事,办不好要挨罚,一边连拖带拽将蒋老头弄到杨员外家。

杨员外一见蒋老头,就开门见山地说:老师傅,你年纪也大啦,别东跑西颠啦,留在我家做工,我绝不亏待你。要多少,你开个价!

蒋老头看杨员外那财大气粗、趾高气扬的样子,不屑地说:皇帝的御膳房都留不住我,就你一个土财主还想收买我?说完,他扬长而去。

杨员外呆呆地看着蒋老头的背影,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心说:怪不得!他是宫里出来的,咱可得罪不起

豆腐娘的民间故事 篇6

民间故事:马嫂卖豆腐

马嫂年过半百,在家里开了个豆腐坊。

马嫂家的豆腐不同于别家的,不仅豆腐好吃,连豆腐渣也味美。

第一次做好后,马嫂就骑个三轮车挎个电喇叭边走边吆喝:谁买豆腐,好吃的豆腐渣。来到附近一个小区门前时,豆腐一下子就卖光了。这让马嫂感到干劲 十足,第二天,她拉着豆腐和豆腐渣又吆喝着到了昨天的小区。一辆小轿车忽然开到她面前,从车上下来个留着八字胡的胖子:今天你甭吆喝了,东西我全要了, 多少钱?

您一下要完,该给100元,您给90块就行。只见八字胡胖子掏出100元递给马嫂:甭找了,你把东西装好放到我的车上就行。马嫂高兴得连声说:好,好!

时隔三天,当马嫂再次来到这个小区,刚一吆喝,还是上次那个八字胡胖子走到她面前:这位大嫂,我跟你商量个事行吗?马嫂忙说:啥事?你说吧。

八字胡胖子道:以后只要你不来这个小区叫卖,我每天补助你50元,这是10天的补助金。说着从包里拿出500元,交给马嫂。

马嫂做梦都没想到天下竟有这般好事,接过钱就哼着小曲骑车到别处去卖了。

穿街走巷,一中午卖完回到家后,马嫂的心里还喜滋滋的。恰在这时,她一个在房管局上班的娘家侄子来看她,马嫂就把这高兴的事说了。谁知,侄子听后问道:姑,你可知道那八字胡胖子是谁?马嫂一愣,说:我不知道呀。

侄子说:八字胡胖子就是你去的那个小区的开发商贾总。因为那个小区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被人们称为豆腐渣工程,好多业主已经联名投诉。现在,贾总一听见豆腐渣这三个字就头皮发麻。

民间故事田螺姑娘(3篇)


您可能需要“民间故事田螺姑娘”大红薯小编为您精心挑选,范文的基本格式是怎样的呢?文档处理不光是指电子文档的处理也包括了纸质文件的处理方法,范文是不可或缺的“实物教授”。职场范文可以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希望你能够在这一页上发现一些有趣的观点!

民间故事田螺姑娘 篇1

田螺姑娘:民间故事

某村有一位单身汉,年纪三十多了,还没娶上媳妇,他勤恳能干,每天都辛勤劳作在田间。

有一天,他下田时,无意中拾到一只大田螺,他高兴地带回家,养在自家的水缸里。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已过去三年。

有一天,单身汉从田地里干完活回家,发现桌子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单身汉左看右瞧又不见有人,他肚子饿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桌吃了起来。

他边吃边想,会有谁给他煮这么好吃的一桌饭菜呢?

他连续几天干活回来都同样是满桌的好饭菜。

于是,他想此事一定是邻居李大嫂帮的忙,今天我要好好去感谢人家。

于是他问了邻居李大嫂,大嫂说:“没有呀?我听到你厨房有做饭、炒菜声,我还以为是你提前回家来做饭呢?”

单身汉感到奇怪,会有谁这样做呢?

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有一天,他象往常一样扛上劳动工具出工去了。

过一会儿他又偷偷返回家来,躲进家门外偷看个究竟,快到中午时,水缸的盖子被慢慢掀开了,从水缸里走出一位象仙女般的姑娘接着就很熟练地做起饭、炒起菜来。

很快就摆满一桌饭菜。

饭菜做好之后,它又躲进水缸里去了。

单身汉心想,今天该不会是我看走了眼?

于是,他连续几天都偷偷躲在屋外着看,结果千真万确,确是一位美丽的姑娘每天在帮他做饭炒菜。

单身汉想,这么一位漂亮贤惠的姑娘天天来帮忙他煮饭,究竟为了什么?

我一定要问个清楚,又一天的中午,姑娘正在专心做饭时,单身汉推门突然闯了进去,一把将姑娘抱住,并将她锁进房间。

他急忙打开水缸盖子,一看傻了眼,怎么那只田螺只剩下个空壳游荡在水中?

这水仙般的姑娘难道是这只田螺变成的?

单身汉想出个聪明的办法来,他把空螺壳藏到后花园里去。

再到房间把姑娘给放出来问个清楚,谁知那姑娘从房间出来直往水缸里跑,当她看见螺壳没了时伤心地大哭了起来。

她边哭边给单身汉说出了自己经过的实情,她说,她是个螺精,因前世单身汉救过她的命,今生又养了她三年,她是投身来报恩的。

单身汉听后好感动,于是,他就与这位姑娘结了婚,婚后她们还生下一对儿女。

据说她们夫妻一直很恩爱如初,日子越过越好。

民间故事田螺姑娘 篇2

民间故事 田螺姑娘

1、田螺姑娘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天帝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派神女田螺姑娘下凡帮助他。四川省射洪县螺湖也有流传,故事情节类似。

2、“不会又有人给我做好饭了吧?”小伙儿想。他急切地打开房门,嘿,饭桌上真的又摆满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连茶壶里的开水都烧好了呢。

3、古时候有一个名叫谢瑞的年轻人,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靠着父母留下的几亩稻田,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贫。

4、他每天早出晚归地辛苦耕种,但是忙了地里的活儿,顾不上屋里的活儿,经常吃凉饭、剩菜。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家,看见路边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就将这只田螺带回家,把它养在水缸里。

5、相传,从前有一位孤苦伶仃的青年农民,他每天辛勤的在田间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天他在田间捡到了一只巨大的田螺,他心中惊奇,就将它带回家,放在水缸里精心的用水养着。

6、过了几天,小伙子又早早起床下地干活去了。这回他比上次又早了一个时辰回了家,躲在屋外的稻草堆里朝屋里张望。

7、“不会又有人给我做好饭了吧?”小伙儿想。他急切地打开房门,嘿,饭桌上真的又摆满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连茶壶里的开水都烧好了呢。

8、田谢瑞在稻田里劳作时,脚底被什么东西割了一下,她捡起来看是一只大田螺,他将田螺带回家中养在水缸里……

9、屋子里静悄悄的,不明白过了多长时间,厨房水缸的盖子忽然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美丽的姑娘。小伙子在窗外看到了,又是害怕又是吃惊,呆呆地望着姑娘发愣。那姑娘走到灶台边,唱着动听的歌,做起饭来。煮饭、炒菜,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饭菜就做好了。姑娘看看时间还早,她又去给小伙子打扫房间了。

10、不久,小伙子和美丽的田螺姑娘成亲了。田螺姑娘做饭、织布样样在行,周围的人都夸小伙儿娶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好妻子。

11、没想到,接连几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于是,小伙子向邻居们道谢,可是邻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小伙子很纳闷儿,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12、受到帮助的乡亲们都十分感激田螺姑娘,大家建立塑像,来纪念这位乐于助人的田螺姑娘。

13、田螺姑娘

14、这下小伙子完全明白了,这个姑娘是田螺精。但是,小伙子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善良体贴的巧手姑娘。他拿着田螺壳,藏在背后朝姑娘走去:“谢谢你姑娘,谢谢你天天都给我做饭。”

15、一天,小伙子给水缸里换了水,就锁上门下地干活去了。地里的活很多,小伙子忙活了一天,直到星星都出来了,他才筋疲力尽地朝家走。他实在太累了,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小伙子想,他今天一定又要饿肚子了。

16、后来,小伙子就用这个田螺壳来盛粮食,壳里的粮食总是满满的,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但小伙子仍然辛勤地劳动,还拿出很多粮食送给乡亲们。

17、田螺姑娘的故事

18、有一天农民劳作回来,发现家里灶台上有着香喷喷的米饭,还有许多美味可口的鱼肉蔬菜,茶壶里还有烧好的热茶。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回家之后就发现饭菜家务已经做好,他心中感到好奇,想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的时候,他天一黑就赶紧回家,想要看看是哪位好心人。

19、田螺姑娘没办法离开田螺壳,蚂蟥精把她关了起来,逼着她和自己成亲。

20、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家,看见路边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就将这只田螺带回家,把它养在水缸里。

21、这天早晨,小伙子又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儿了,他没有等到傍晚,就早早地回来躲在篱笆外面看屋里的动静。只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忙着生火、做饭,不一会儿,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22、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孤儿,他在村边搭了一间茅屋,一个人独立的生活。他每天早出晚归的辛苦耕种,无论谁家遇到了困难,他都会热心地帮助。大家都夸小伙子是个勤劳、善良的孩子。

23、这天傍晚,小伙子早早地回到家,躲在屋外看屋内,想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伙子只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忙着生火、做饭,不一会儿,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小伙子明白了,原来每天给他做饭的就是这个姑娘啊!

24、小伙子来到家门口,一股饭菜的香味飘了过来,把他馋得直流口水。他叹口气,无精打采地打开房门:“哎呀,这是怎么一回事?”他赶紧揉揉眼睛“真是怪事啊,我的桌子上怎么会有香喷喷的饭菜呢?我是在做梦吗?还是我走错了家门?”小伙子又赶紧跑出门外一看,没错,这就是自己的那间草房。他再推门进去,饭菜依然在桌子上,香喷喷地诱惑着他的肠胃。“不管了,也许是隔壁大娘帮我做的!”小伙子冲过去大口吃了起来。这顿饭是他吃过的最香、最丰盛的饭菜。

25、从前,有一个勤劳的小伙子在地里捡到一只大田螺,他高兴地拿回家,养在水缸里,细心照顾它。

26、小伙子赶紧趁机偷偷溜进厨房,留意翼翼地把水缸的盖子掀开一看,水缸里的那个大田螺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27、《田螺姑娘》是福州市地方民间传说,出自陶渊明的《搜神后记》卷五。

28、姑娘看到田螺壳,一下破涕为笑了,这田螺壳但是她的命根子,她要依靠这个螺壳生存呢。小伙子轻声说:“我把螺壳还给你,你留下来好吗?”

29、第二天,小伙儿又像往常一样锁好房门,下地去了。忙碌了一天后,他跟着落山的太阳回来了,没想到刚走到草房附近,他又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

30、第二天,小伙子早早起床,锁好房门下地去了。但是,这天小伙子多了个心眼,他早早就收工,比往常早半个时辰回了家。大老远就看到自家屋顶的烟囱里冒出炊烟,他赶紧跑到屋旁,从窗户偷偷向屋里张望,只见锅里的水煮得沸腾,可屋里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小伙儿什么都没有查到,他更加好奇了。

民间故事 田螺姑娘

31、他大老远的时候就看到家里炊烟了了,赶紧往家里赶,想要看看是谁在烧火做饭。结果贴近门缝往里看,家里毫无动静,饭菜飘着香味,灶中火仍在烧着,水还在锅里沸腾没有来得及舀起来,而那个做饭的人,也早已不见了踪影。

32、民间故事,田螺姑娘。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和尚的面前有一缸,缸里面养着一堆田螺。和尚每天都要到山脚下去挑水。用清水来养田螺。

33、民间故事

34、他每天早出晚归地辛苦耕种,但是忙了地里的活儿,顾不上屋里的活儿,经常吃凉饭、剩菜。

35、忽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接着下起了大雨。风雨过后,田螺姑娘已经不见了踪影。小伙子望着田螺壳,呆呆地看了很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36、谢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的乡亲都很喜欢他,常会送她一些果蔬及生活品给他一些帮助。

37、“气死我了,这个穷小子竟然娶走了我的田螺姑娘!”蚂蟥精得知田螺姑娘嫁给一个农民小伙子的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蚂蟥精早就看上了田螺姑娘,但是田螺姑娘一点都不喜欢它,总是躲着它。

38、小伙子听了,吃惊地张大了嘴巴。附近除了大娘再没人可能给他做饭了,他发誓必须要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报答这个恩人。

39、又一天到来,他没有急着去田里,而是躲在暗处全神贯注的盯着屋子里,想要看看到底是谁在为自己做饭。过了一会儿,他看到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缓缓走出水缸,身上的衣服却没有被水打湿,然后就开始烧火做饭。青年连忙进屋走到水缸边,却只看见一个田螺空壳。

40、蚂蟥精找了很多地方,最后找到了田螺姑娘,它摇身变成一位算命先生,来到小伙子家,从他手中骗走了田螺。

41、故事概括:村里一个善良的小伙子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田螺,并带回了家。第二天干活回到家后,桌上便有了热腾腾的饭菜,接连几天一直如此。小伙子很疑惑,在一天傍晚早早的回到家,发现为他做饭的是自己捡回的田螺,便爱上了田螺姑娘,从此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42、一天,小伙子给水缸里换了水,就锁上门下地干活去了。地里的活很多,小伙子忙活了一天,直到星星都出来了,他才筋疲力尽地朝家走。他实在太累了,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小伙子想,他这天必须又要饿肚子了。

43、就这样,一连几天,小伙子下地回来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小伙子一向以为是隔壁大娘给他做的。这天他特地到集市上买了一只鸡,送给大娘,感谢她这些天来照顾他。

44、小伙子的突然出现把姑娘吓了一跳,她又着急又害羞,急忙捂着脸跑进厨房,要往水缸里跳,但是她跑到水缸跟前一看,田螺壳没了,姑娘急得哭了起来。

45、第二天,小伙子照旧到地里去干活儿,可是当他回到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小伙子以为这是好心的邻居们帮他做的?

46、小伙子进屋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问道:“姑娘,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姑娘笑着说:“我就是你带回来的那个田螺啊,你就叫我田螺姑娘吧,我看你每天那么辛苦,却没有饭吃,我想帮帮你。”后来小伙子爱上了田螺姑娘,两人结婚后过上了相亲相爱的幸福生活。

47、和尚每天都下山挑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突然有一天。他看见水缸里有只田螺,特别的大。那个田螺会变成一个姑娘,这就是田螺姑娘的故事。

48、田螺姑娘这个故事有838个字,正文如下:

49、“你在找这个吗?”小伙走过来问。

50、“我是一个田螺精,你不害怕吗?”姑娘害羞地问。

51、小伙子飞快地推门进屋,直奔水缸,看见那只大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静静地躺在水缸里。小伙子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问道:“姑娘,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姑娘见小伙子突然闯进来,不知如何是好,她想回到水缸里,又被小伙子挡住了去路,只得说出实情。

52、“我不怕!”小伙子说。田螺姑娘羞答答地点点头,留了下来,不再躲进螺壳里了。

53、田螺姑娘说:“我本来想多帮助你几年,等你生活富裕了、娶了妻子以后再走,可是你今天突然闯进来,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不能在人间呆下去了。”小伙子非常后悔,责怪自己的举动太鲁莽,再三请求田螺姑娘留下来。田螺姑娘指着水缸里的田螺壳说:“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用它盛粮食,就会有很多粮食出来,你用这些粮食帮助乡亲们吧。”

54、田螺姑娘是福州民间传说人物。大家所熟知的田螺姑娘的故事,选自《搜神后记》卷五。故事讲天帝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派神女田螺姑娘下凡帮助他。

55、“我没给你做饭啊?”大娘竟然比他还吃惊。

56、一个侯官县的小伙子,他的名字叫谢端,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但是他非常善良,努力干活儿,有一天干活的时候捡到了一个田螺,其实里面是一个仙女,仙女每天都给他做饭。后来被发现了,于是仙女就离开了人间。

57、小伙子来到家门口,一股饭菜的香味飘了过来,把他馋得直流口水。他叹口气,无精打采地打开房门:“哎呀,这是怎样一回事?”他赶紧揉揉眼睛“真是怪事啊,我的桌子上怎样会有香喷喷的饭菜呢我是在做梦吗?还是我走错了家门?”小伙子又赶紧跑出门外一看,没错,这就是自己的那间草房。他再推门进去,饭菜依然在桌子上,香喷喷地诱惑着他的肠胃。“不管了,也许是隔壁大娘帮我做的!”小伙子冲过去大口吃了起来。这顿饭是他吃过的最香、最丰盛的饭菜。

58、田螺姑娘想要回到水缸,却被青年拦住去路一再追问,田螺姑娘没办法就告诉了他实情。青年非常喜欢田螺姑娘,后来他们就结了婚。有蚂蝗精同样喜欢田螺姑娘,并将田螺壳给骗了去,但最后青年用盐打败了蚂蝗精,就会田螺姑娘,然后两人幸福快乐的生活中一起了。

59、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家,在路边看见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就将这只田螺带回家养在了水缸里。第二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接连几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

60、原来,姑娘是天上银河里的白水素女,因为玉皇大帝知道小伙子从小没有父母,很同情他,还因为小伙子乐于帮助别人,就派她扮作田螺来帮助小伙子。

民间故事 田螺姑娘

61、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孤儿,是好心的邻居们收养了他,才使他长大成人。小伙子长到二十来岁时,就在村边搭了两间茅屋,开始独立生活了。无论谁家遇到了困难,他都会热心地帮助,大家都夸小伙子是个勤劳、善良的孩子。

62、谢端为了报答仙女,谢端给仙女,建了一座庙。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

民间故事田螺姑娘 篇3

《田螺姑娘》缩写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独自种田过日子。有一天,他在田间干活时,捡回来一个大田螺,舍不得吃,便把它养在水缸里。

有一天,他干完活回家,发现桌上已摆好了热腾腾的饭菜。第二天早晨,他起床发现不仅桌上有饭菜,家里还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他觉得很奇怪,就去问隔壁老太太是不是她做的,可老太太说她根本没有做过。

第二天,他想看个究竟,没到中午就回家了,看到一个姑娘正在做饭……她发现有人进来,便立刻跳进了缸里。

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隔壁的老奶奶。老奶奶告诉他,这个女子是田螺姑娘,并让他趁姑娘在壳外时,把田螺壳拿走,这样姑娘就可以成为他的妻子。

接下来几天,年轻人没有去干活,他一心想把田螺姑娘的壳拿走。就这样一连等了六天,他都没有看到田螺姑娘,田地都荒了。

老太太让他努力干活,田螺姑娘才会出现。于是他就努力干活,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田螺姑娘从水缸里出来……他连忙把壳拿走。田螺姑娘想逃回水缸,可是来不及了。年轻人终于娶了田螺姑娘为妻,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503班:邹楚彤

【朱娟萍老师点评】小作者通过阅读《田螺姑娘》,将得到田螺、发现情况、揭开面纱、结为夫妻等整个过程的梗概要点,提取了出来。整个故事内容完整,抓住概要。

西湖的民间故事(12篇)


根据您的要求大红薯小编为您整合了一些优质的信息“西湖的民间故事”,如果您发现这篇文章非常有意义请与您的朋友分享。我们经常在各类报告、心得等材料上耗费大量时间,通常情况下我们写作都会参考相关范文, 熟悉范文可以让我们快速上手各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1

西湖龙井的传说:民间故事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茶中之美数龙井,而龙井茶又尤以西湖龙井为最美。西湖龙井的传说也很优美。清朝年间,乾隆帝六次南巡,先后四次驾临龙井茶区看茶农采茶、制茶。传说,这位嗜茶的长寿之君曾亲自动手采茶。他把在胡公庙老龙井寺采的一些茶芽夹在书中带回京城,献给皇太后观赏。太后看了被书夹扁了的茶芽甚是喜欢,并指定要这样的贡茶,从此,龙井茶就保持了独特的书签外形。如今,到杭州旅游还可以看到胡公庙山门外生长着的当年乾隆帝采摘过并赐封为御茶的18棵老茶树。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2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古至今,从众人口中流传下来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虎跑泉的来历。

从前有一兄弟大虎和二虎,他们俩打过许多仗立过不少功劳,因爱打抱不平被流落他乡。一天,他们来到杭州,借宿到寺庙里,知道老和尚挑水难,便主动留下来帮助老和尚挑水,他们十分勤快,人见人爱。一年冬天,天气干旱,小溪干涸了,大家没有水喝,他俩想起流浪过一个泉,童子泉,他俩下定决心把童子泉移过来,他俩磨破了脚,终于走到了童子泉,可要把他移过来,必须奉身,变成老虎,他俩不顾一切,变成老虎,让群众喝水,从此这股泉叫“虎跑泉”。

大虎、二虎的献身行为,十分令我感动,他们为了大家,舍去了自已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他们俩却可以舍去生命,救别人。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一个个抗日英雄,不就是吗?王二小为了祖国胜利不顾生命,故意让日军进入埋伏地,好让抗日胜利而舍去自已的生命。赵一曼为了祖国,一直不说出真相那怕被鞭打,那怕被敌人用牙签把指甲弄翻,不怕丧失自已的性命,在死前还不被屈服,如此多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同学们,向大虎和二虎学习,学习舍已为人的高尚品质!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3

今天,我读了《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主要由许许多多景点的传说与神话编织起来的书,这里面的人物很多,如:许仙、白娘子、鲁班、鲁妹、蛇郎、宋嫂、岳飞、秦桧、杏婵、小黄龙不仅人物多,景点也数不胜数,如:雷锋塔、黄龙洞、梅花碑、华家池、飞来峰、金牛湖、呼猿洞、石人岭、七星缸、凤凰山、八卦田、月桂峰、一线天这里面好看的故事一大堆,学到的知识一大堆,益处还是一大堆

我来告诉你,看这本书主要学到的是文化,因为有些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玉泉,难道是有玉在湖里;是湖面像玉一样透亮;是一位玉女化身的泉。都不是,原来是一只草龙和一位老和尚的故事呀。所以看这本书所有不明白的一切都会明白。

益处就是可以和更多的人进行谈话,可以让来旅游的人对你刮目相看,对你赞叹不已,小孩也愿意亲近你,愿意听你讲那美妙、动人的故事

这本书是前辈为了教育我们而创造的,而景色是大自然创造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爱惜这一切。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4

我在想:如果现在的人与人之间,也可以拥有金牛与那时候的人们的这种情感。那么,世间将可以减少多少场战争,又可以保住多少人们的性命啊!如果全部的国家都结成盟友,一起保卫国家的话,那样的地球一定很美丽!

许多民间故事都集中在这本《西湖民间故事》中,这真是一本不错的书!民间故事、民间艺术就该在人的口头上,人的心里,人的文明,人的知识中永久流传。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5

暑假里妈妈给我在当地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西湖民间故事》,让我全面地了解了杭州西湖的风土人情和每一个普通的地方不普通的故事。看着看着,我就被书中《白娘子》所描绘的人物所投入,更为通俗生动的语言所吸引。就这样,暑假的这点时间我去了西湖、雷峰塔近距离的感受白娘子的传说,我觉得西湖到处充满着人文,到处都藏了快乐,这才让我深深着迷。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自然的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春天来了,鸟飞草长。有苏白两岸和桃柳两岸。

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天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以上这段为书中好句)

我又读了《石香炉》这个故事,就被小妹的聪明才智所吸引,被鲁班的技术所佩服。他们为了百姓的安危斗志斗勇,为了斩妖除魔想尽办法,,小妹能在黑鱼精提出要求时面不改色,仍然沉着冷静,想出两全其美的好主意:第一,能让杭州的老百姓平安健康。

第二,我们可以让鲁班的妹妹和鲁班一起工作。他们是兄弟姐妹。 他们爱老百姓。 确是值得学习。

《西湖民间故事》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宋嫂鱼》、《寻太阳》、《瑞石》……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6

我在这个

暑假里读过许多五花八门的书籍,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城南旧事》《父与子》《童年》《西湖民间故事》等等。但我最喜欢《西湖民间故事》这本神话故事书。

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看《打乌蛇》这篇文章,它让我知道了张小泉剪刀的来历。张小泉的

母亲不小心把张小泉生到了泉水里,所以取名小泉,从此他与水结下了缘,可以待在水下几个钟头不出来。长大后张小泉是一位了不起的铁匠。有一次“吴山第一泉”的泉水被乌蛇给占领了,张小泉为了村民自告奋勇下去打乌蛇,为大家把泉水变得清爽。

张小泉下井发现两条大黑蛇坐在一起。他目光敏锐,杀死了两条大黑蛇。泉水又清澈了。回家后,我用大黑蛇做了一把剪刀。用大剪刀剪东西很方便。于是又做了许多小剪刀自从有了小剪刀后剪布,割线就方便许多,而且张小泉剪刀不仅锋利,还***,因此张小泉剪刀名气广泛,闻名四海。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张小泉剪刀之所以成为杭州的“老字号”,与其过硬的质量是分不开的。像张小泉剪刀这样的“老字号”,在杭州还有很多很多,比方说“胡庆余堂”,“知味观”,“翠沁斋”……这些老字号见证了杭州这座古老城市的繁华。作为一个小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多了解这些名牌,保护和继承它们。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7

西湖明珠——玉龙与金凤:民间故事

西湖的来历,自古以来有很多美丽的神话般传说,金凤、玉龙与明珠的故事则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个。

相传远古时候,天河东边石窑里住着一条玉龙,天河西边树林中住着一只金凤,它们有一次在银河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璞玉,于是一起把璞玉琢磨了许多年,终于使璞玉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这个消息后来传到了天宫,贪心的王母娘娘为了得到这颗宝珠,就派了天兵把明珠偷走。玉龙和金凤发觉明珠不见了,到处寻找。后来得知在王母娘娘手中,于是就赶去天宫向王母索取,王母不肯,死护住明珠不放,玉龙和金凤则上前去抢,于是你争我夺,你拉我扯,明珠由天宫阶沿滚落到人间。为不让明珠跌碎,玉龙和金凤也紧随着明珠往下飞。这颗明珠一落地,立刻变成晶莹碧绿的西湖。玉龙和金凤舍不得离开自己辛勤琢磨成的明珠,就变成两座山来守护它。这两座山,一座是雄伟的玉龙山(今名玉皇山),一座是青翠的金凤山(今名凤凰山)。

从此,它们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杭州人民至今还在传诵着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歌谣。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8

缪淑宁

从前,西湖还只是一个深水湖,虽然周围很美,但湖里面很臭。老百姓们都很受不了。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做都没有效果。

村子里有一个叫西言的人想让这个深水湖变好,绞尽了脑汁。他首先采集了很多花丢进去,但一点用都没有,又用网将所有垃圾捞出来,可是依然没用。

有一天,一个老人走过来对西言说:“距这500里外有座事乐山,事乐山上有位神仙。听说他有办法让深水湖不臭。”西言听了之后整理好行李后立马动身。他走了一天又一天、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又一条河。历经千辛万苦,最后终于找到了那位神仙。神仙见他这么勇敢,坚持不懈,便递给他一颗香气扑鼻的珠子,说:“其实那个湖里有一个臭珍珠,你只要把这个香珍珠扔进去就好了。”

西言拿了珍珠回到了深水湖,把香珍珠丢进了湖里。开始湖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过了一会儿,忽然湖里泛起了水花,飘出了阵阵清香。清香过后,湖里的臭气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人们为了纪念西言,就把那个湖叫作西湖。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西湖民间故事作文300字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9

读西湖民间故事有感范文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这本闻名整个杭州的书,这本西湖民间故事理,记载了种种从杭州人口中世代流传下来的美丽神话与传说,每一个都对应了杭城各个美丽又神秘的景点,每个都有着那传奇般的人物。

这本书不同于普通的故事书,普通的故事书只是将一个故事进行精致的`描绘,而西湖民间故事则是由许多神秘又简洁得恰到好处的传说故事组成的,读着读着,就仿佛在看电视节目。

书中有着白娘子为救许仙与法海斗法;瑞石将贪心县官进石壁中;太平军用棋盘阵吓退清兵;大虎与二虎为杭州人民刨出虎跑泉等场景。想到县官欺压百姓时,我咬牙切齿,一拳打在墙上,想到瑞石、杏蝉等人打倒县官,我便大喊:“打得好!”;太平军攻下杭城,我还会大叫几声:“太平军万岁!”,书中逼真的描写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当我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这些都是杭州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目的是要让后代明白,我们懂得珍惜并保护好这些古迹。百姓面对官府的欺压,不时有不屈不饶的反抗英雄出现,故事中的人物就是代表。当时的百姓虽然被官府欺压,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但谁也没有放弃过希望,总是百折不饶的反抗,不让坏蛋的阴谋得逞。在这种时代也出现了一些伟大的英雄人物,而书中的主人公就是这些英雄的代表。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10

何颖嘉

很久很久以前,杭州有一个湖,但因为很少下雨,所以湖里的水都快干了,人们都为此很苦恼,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

一天,人们在外出时发现:在湖的不远处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其实是老天爷变的,他想考验一下人们会怎样做。

其中一个人提议说:“要不我们每人都从小溪里运一点水,这样湖里的水一定会像以前那么满。”一开始响应的人很多,但是杯水车薪,哪有什么用呢?渐渐的,很多人都放弃了,

但有一个人不放弃,他天天不停的把小溪里的水运到湖泊来,一边运,一边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决定在小溪与湖泊的之间挖了一条水渠。大家都笑话他,说他是自不量力,可是这个人不放弃,天天挖,月月挖,挖了整整一年。天上的神仙看到了,不禁被这个人感动,马上召来东海龙王在这里下了一场大雨,把湖泊的水落得满满的。神仙还命令龙王,每到规定的时期都要来给西湖灌水。

湖里有了水,水虽然不是从小溪里来的,但是也是因为挖小溪才感动神仙的。所以人们就给湖编了一个名字“溪湖”,时间久了“溪”和“西”读音又相同,就变成了现在的旅游景点“西湖”。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11

传说峨眉山上,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小山峰,飞到哪里,哪里就会压塌许多房子,压死很多人。

那时,灵隐寺里有个疯和尚,整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清规。有一天,疯和尚得知中午辰光,那座奇怪的飞山将飞落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来。他担心山落下来会压死很多人,五更就爬起身,奔进村庄,挨家挨户地告诉说:今天中午有座山要飞到庄上来了,大家赶快搬家呀,迟了就来不及啦!他说得嘴唇破、唾沫干,却没有人信他的话,更没有一家人准备搬家的。

太阳越升越高,中午眼看就要到了,疯和尚急得团团转。这时,他发现村上有一家人成亲,人进人出,热闹极了。疯和尚想了想,就推开众人,钻到堂前,把新娘子往肩上一背,抢出大门往村外飞跑。

疯和尚抢新娘子,这还了得!大家都没命地追上去,一面追,一面喊:抓住疯和尚!这一下,全村人都追了出来。只有村东一家财主没有动,站在门前看热闹,讲风凉话:出家人抢新媳妇,真是件新鲜事!

疯和尚背着新娘子,一个劲往前奔。大家一直追出十几里路,都未追上他。等到太阳当头,疯和尚突然站住脚,他从背上放下新娘子,自己往地上一坐。人们赶到他跟前,刚要揪住打他,却不料霎时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大风刮得呼呼响。突然轰隆一声,人们都被震得跌一跤,爬起来一看,已经风停云散,却有一座山峰落在他们的村庄上。人们这才明白过来:疯和尚抢新娘子,是为了救大家的性命。

村庄被压在山底下,大家都无家可归了。有的人急得捶胸顿足,哇哇大哭起来。疯和尚说:哭什么!你们不知道,村里的财主已经被压死在山下了,今后你们自己种自己的田,还怕盖不起房子!

人们被说得高兴起来,欢欢喜喜地正想散去,疯和尚又讲话了:别走别走,大伙听我说,这座山峰既然能从别处飞来,也就会从这儿飞走,飞到别的地方,我们在山上凿它五百尊石罗汉,就能把山镇住,不让它再飞往别处害人,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听了,一齐说好,马上就动起手来,忙了一夜,五百尊石罗汉就凿全了,只是还来不及凿出眉毛眼睛。这时疯和尚用他长长的手指甲到石罗汉脸上去划,半天工夫,便把五百尊石罗汉都安上了眉眼。

从此,这座小山峰就永远留在灵隐寺前面啦!因为它是从别处飞来的,所以就叫做飞来峰。

西湖的民间故事 篇12

杭州西湖的传说:民间故事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其实,西湖是一个泻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

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1500字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篇1)

怪石: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个村子的道路中央,有块大石头怎么都移不动。

那个石头在晚上会发出奇怪的声音,所以大家都称它为怪石,晚上谁都不敢从那条路上经过。

有一天晚上,去邻村办事的村长回村时无论如何都只能经过那条有怪石的路。

虽然害怕可是没办法了。村长战战兢兢得经过怪石旁边时,求求你,救救我求求你,救救我,从后来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呀!是,是谁啊!?村长吃惊的回头看,那个怪石用女人的声音说道:我是被称为怪石的女石。我快要生小孩了,可是肚子空空的。请给我点东西吃吧。

听到这话后村长深感同情,所以就忘了害怕,说道:哦,这样啊。你稍等一会。

然后急急忙忙得跑回家,煮了饭之后做了很多饭团后拿到怪石旁边。

然后怪石伸出白色的手,一个接一个的把饭团送到怪石里面。

终于吃饱了的怪石拿出一块和饭团一般大小的黑色石头给村长,说:这是给您的谢礼,请收下。这叫子产石,能带来好运的石头。能让你家一直繁荣昌盛。

将子产石供奉起来了的村长家,自那之后就一直很兴旺。

而且听说正如子产石的名字那样,子产石有时候真的会生出小石头。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篇2)

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夸父追日 古代神话。夸父逐日”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牛郎织女 从牵牛星与织女星演化而来的神话故事里的主人公,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现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女娲补天 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牵牛织女 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十日并出 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②比喻暴乱并起“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不放下山。这才水漫金山,水满金山,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松乔之寿 松乔。神话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指长生不老“天衣无缝 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巫山云雨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无缝天衣 神话谓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缝合。没有缝儿,常以比喻诗文等事物没有一点瑕疵。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布下云彩。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玉宇琼楼 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②形容覆雪的楼宇: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云雨巫山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篇3)

民间故事:出师

嘉庆年间,襄阳一带盗贼猖獗,官府夜夜派人四处设伏捉拿,怎奈一些行走江湖的贼人们轻功了得,即使被发现后,也在眨眼功夫逃得无影无踪,官府的捕快们无可奈何。

这时候,官府的师爷给守府大人出了个主意,请真武山上的一休大师出马,帮助捉拿盗贼,因为一休大师带了两个高徒,就是张三和李四。这张三李四的绝活是甩飞镖,有百步穿杨之能耐,也就是说,在百米之内,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走的,只要他们的飞镖一出手,保证百发百中。因此,襄阳一带无人不知张三李四的本事。

事关捉拿盗贼之大事,守府大人亲自到真武山上去请一休大师。

听了襄阳盗贼之事后,一休大师爽快地答应了。守府大人高兴地说:有大师的两个高徒下山相助,盗贼们必被手到擒拿,襄阳百姓又可以过安稳日子了。

正当守府大人高兴之时,一休大师却说:大人,老衲答应助你,但只能派一个徒弟下山去助你一臂之力,因为我的两个徒弟都还没有出师,没有出师是不能行走江湖的,考虑到捉拿盗贼是安抚一方百姓的大事,老衲就破例让一人先出师吧。

守府大人说:既然如此,一人下山去助我也就可以了。

接着,一休大师邀守府大人观看张三李四的出师考试,守府大人欣然同意,说:我刚好可以开开眼界。

考试就在山上进行。山巅之上扎了两个稻草人,张三李四各持三枚飞镖站在百米之处。开考之后,张三李四各甩出一镖,张三的飞镖射中稻草人的手腕,李四的飞镖射中稻草人的眉心。

第二镖,张三射中稻草人的脚脖,李四射中稻草人的胸口。

第三镖,张三射中稻草人的小腹,李四射中稻草人的咽喉。

虽然各自三镖三中,可是张三飞镖所射中的位置明显不及李四,李四的飞镖镖镖射在要害之处,可谓技高一筹。

显然,李四出师成为定局。

正当守府大人和众人为李四叫好时,一休大师却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笑过后宣布道:徒弟张三出师,即刻随守府大人下山,捉拿盗贼,除暴安良。

一休大师的话一出口,令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个个张大嘴巴呆在那里。

吃惊过后,李四首先冲一休大师哼了一声,然后道:师傅太偏心了。

一休大师笑着摇了摇头,说:老衲没有偏心,你继续修炼吧,你还没达到出师的水平。

这时,守府大人也出来打抱不平了,说:大师,明明是李四飞镖射得准嘛,这、这、这怎么出师的却是张三?大师是不是弄错了?

一休大师笑着对守府大人说:大人,老衲虽然老眼昏花,但还不至于昏花到辨不清二人能耐的地步,老衲真的没有弄错,张三真的可以出师了,李四还需要继续修练。相信老衲吧,带张三下山,他一定会不负所望。

守府大人疑疑惑惑地带着张三下了山。

三个月后,襄阳一带的盗贼悉数被擒,而且他们都是在张三的飞镖或射中了手腕、脚脖、小腹之后,再也不能飞檐走壁逃走,而被捉拿的。开堂审理之后,按律定罪,有罪大恶极的判了死刑,次者发配边疆充军,轻者坐三五年牢狱,从者打了几十大板,再狠狠地教训一顿,放回去洗新革面。如此一来,守府大人受到朝廷重赏,百姓没了盗贼侵扰,皆大欢喜。

出于感激,守府大人再次到真武山上去见一休大师,当面道谢、奖赏之后,守府大人问一休大师:有一事本大人始终没弄明白,那次出师,李四的飞镖明明比张三射得准嘛,可你为什么不让他出师?

一休大师二话没说,叫来张三,命他再甩三镖出去,看看能不能射中李四所射稻草人的位置。张三遵嘱,一扬手三镖同时甩出,三枚飞镖一枚射在眉心,一枚射在胸口,一枚射在咽喉,与李四当时所射的位置分毫不差。

守府大人目瞪口呆。

一休大师说:看到了吧大人?这就是张三的本事。

守府大人不解地问:那张三在出师考试时,为啥没射中这样的位置呢?

一休大师说:大人差矣。不是张三射不中这样的位置,而是他不想射这样的位置。

本大人愿闻其详。

老衲倒是要先问一问大人,这次捉拿盗贼之后,是不是按律定罪,当诛者诛,当罚者罚,当训者训,当放者放?

守府大人说:正是如此。

一休大师正色道:这就对了。假如这次出师的是李四,而不是张三,那么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了,所有的盗贼个个必死无疑,但他们不是死在刑律之下,而是死在李四的飞镖之下。大人在出师考试时已经看到了李四那凶狠的样子和甩出的飞镖,那可是镖镖都要人命的呀。

守府大人若有所思,说:本大人还是不太明白,大师可否说得更清楚一点?

一休大师笑道:大人,老衲以为,练武之人不仅要练习武艺,更重要的是修心养性,只有这样,武功修为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张三不仅在武艺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他的修为也已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就用捉拿盗贼这事来说吧,盗贼也分主犯从犯,也分惯犯新犯,有罪大恶极的也有偶尔为之的,所以不能把他们一概赶尽杀绝。这样,也就不能把他们统统的一镖射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而不能复生,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该死者也一镖射死,是不是太没道理了?张三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李四还没有悟出来呀,所以,尽管他的武艺也已经是相当高了,但他的修为还不到家,故出不了师呀。

一休大师的一番话,把守府大人说得连连称是,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说:大师真乃高人也!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篇4)

民间故事:当心

保定城最繁华的昌德大街上,有一家尚义典当行。掌柜的名叫孙德福,长得慈眉善目,但一双眼睛却很毒,看啥都是一眼准儿,从没过差错。

这天一早,典当行还没开门,孙德福背着手迈着方步,到不远处的一个早点摊子上去吃早点。刚走出没几步,就看到街边躺着一个人,他忙快走两步,凑近了细看,见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书生模样,瘦得皮包骨,面呈菜色,胡子拉碴,两眼紧闭,脸上有好几道擦伤,旁边倒着一个破旧的书箱,几本经集散落出来。他连推带唤,小伙子都没反应,一试鼻息,虽是微弱,但尚均匀。他料想小伙子是饿昏过去的,忙着走到早点摊上,买了两碗稀粥,回来给小伙子喂下。

小伙子喝下两碗稀粥,渐渐苏醒过来,见到孙德福,忽然哭起来:大叔你何必救我,不如就让我死了得了!孙德福说:你若死了,我怎么能赚到钱呢?小伙子听到他的话,就蒙了,惊疑地问道:大叔此话从何而来?我已身无分文,且又手无缚鸡之力,你又能从我身上赚到什么钱?孙德福笑笑说:我是憋宝的。你身上的宝物,只有我能看到,你自己看不到。想不想当给我?

小伙子哭丧着脸说:大叔,你看我身上还有哪件东西值钱,尽管拿去好了。孙德福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跟我到当铺里写当票吧。小伙子就迷迷糊糊地跟着他来到当铺里。

孙德福拿过当纸,写下了收当,小伙子接过来一看,惊得瞠目结舌。原来,孙德福要收当的乃是他的心,当银10两。小伙子结结巴巴地说:你收了我的心,我就死了,还要银子何用?更何况,你若挖我的心,那就是害命,是要杀头的。大叔怎会如此糊涂?孙德福笑道:我当然没那么糊涂,更不会现下就挖你的心。但等到我需要的那天,自然有法子取过来。小伙子一咬牙说:日后再取,也比今天就饿死了强。我这颗心就当给你了。

两人当即签字画押。孙德福这才知道,小伙子名叫程一维。孙德福收好当票,交给程一维10两当银,程一维揣着银子,欢欢喜喜地走了。

晚上,老板滕春查账,看到那张当票,不觉惊疑地问:掌柜的,你怎么收了一颗心啊?孙德福笑笑说:那秀才去乡试,还没走到省城,就已如此落魄,咱再不帮他一把,怕是要饿死在半路上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是帮他一把吧。滕春也是个善良的人,听孙德福这么一说,就点了点头说:也是啊。这张当票,就烧了吧。孙德福道:还是留着吧。我想,或许还有能用上的地方。滕春把当票交给他,孙德福就给收进了一个精致的箱子里。

这张当票放在箱子里,一放就是十几年。

自然,程一维也没来赎当。

这一年,保定城遭受了百年一遇的蝗灾。蝗虫漫天漫地地卷过来,把庄稼和野草野菜都吃了个一干二净,就连牛毛猪毛羊毛都吃了个干干净净。庄稼颗粒无收,就是想吃野菜都挖不到了,百姓们生活困难,艰难度日。大佛寺开棚放粥,善人们纷纷捐款,滕春也捐了不少银子。

这一天,滕春忽然被差役叫走。半晌之后他才回来,一进门就唉声叹气。孙德福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滕春这才说,今天上午,知府大人把他们这些富户都叫到了衙门里,先是给他们讲了眼下的灾情,又讲了该当舍财救命的大道理,然后就下达了捐银的数目。他这个尚义典当行,要捐银500两。如若3日内还未捐到,就循律查处。

孙德福暗暗一惊。保定城以往也碰到过灾荒,官府找富户们捐银那也正常,但如此强令却从未有过,更何况还指定了数目。别看滕春开着这家尚义典当行,是保定城里响当当的富户,可真要让他拿出500两银子来,那也是很难的。他不觉问道:咱没做过违章破律的事,向来是守法经营,怕他做甚?滕春痛苦地摇了摇头道:咱一介草民,哪敢和官府作对。他要想整咱,咱又哪里逃得过他的手掌心儿?还是想想办法,凑齐了银子吧,免得招惹是非,再惹出祸端。

孙德福一想也是如此。两个人合计了半天,也没好的计策,查过了现银,不过才300多两,还差小200两,那就只有卖掉死当了。可当下保定城的富户们都在筹措银两,除了粮食,啥都卖不上价,更何况这些只能亵玩不能当饭吃的玩物了。想拿到省城或者京城去卖,显然又来不及了,那就只能低价卖出了。滕春一件一件往外拿着,那叫一个心疼。

无意间,滕春拿到了程一维当心的那张当票,先是粗略地看了一眼,然后就凑到眼前看着,忽然兴奋地喊道:天呐,救命符啊!

孙德福被他吓了一跳,忙着问道:东家,怎么啦?

滕春兴奋地说:现下的知府大人,就是你当年曾经救过的程一维呀!要没有你当年仗义相助,就没有他的今天,他必定对你感恩戴德。咱们去找他,他必会帮咱们度过难关!走,咱们这就去找他!

滕春拉着孙德福就要走,孙德福却拽住了他。滕春一愣:掌柜的,你还犹豫啥?孙德福想了想说:咱们不能就这么去。他只给你10两银子,就要回当票,不肯给你减免捐银,你怎么办?滕春讷讷地说不出话来,呆愣了一会儿,才反问道:那怎么办?孙德福说:我倒有个法子,咱可以试一试。如若不成,东家也不会怪我吧?滕春忙着说:我自然不会怪你。你快说,是个什么法子?孙德福诡秘地一笑,就寻出一张纸来,写了个买走程一维所当之心的买票,用棉花蘸了醋,在纸上轻轻涂过,又用油灯浅浅一烤,这就做了旧。

滕春看着他做这些,不觉惊奇地问道:掌柜的,你这是干吗呀?孙德福狡黠地笑笑说:这张当票不值钱,但被人买走,那就值钱了,被某些人买走,那就更值钱啦。滕春看看买票上的签字,乃是两个很模糊的字,写得又很草,真猜不出是什么字。孙德福却小心翼翼地揣上这张买票,和滕春出了门。

来到府衙,程一维一听说是当年的救命恩人来了,赶紧出来迎接。孙德福一看,程一维早已不是当年落魄书生的样子,长得又白又胖,官威十足,心下就明白了几分。程一维把他们领到后堂,谢过了当年的救命之恩,然后又问道:先生此来,当是有事吧?但凡本官能办到的,定然在所不辞。

滕春迟疑着说道:大老爷命我捐的银子,能不能降一降?一下子拿出500两来,确实困难。

程一维摆了摆手说:别的事都好商量,只有这件事商量不得。百姓们生活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随时都有饿死的可能。你们这些富户不捐银子,谁来捐?在本官的地面上,绝对不许出现饿死人的事。

一句话,把滕春给噎了回去。滕春不知道该说什么,转脸看着孙德福。孙德福却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平静地说:大老爷一脸福相,前途不可限量。当年我就看出来了,还有一位先生也看出来了。程一维一惊:呃,还有这事儿?

孙德福就讲出了他编好的一段故事,说是几年前的一天,有位先生带着几个仆人打此路过,不知怎么听到了他曾经收了一个心当的故事,就找上门来问他是否真有此事,他就如实讲了。那位先生点了点头说:呃,原来是程一维呀,先生果然好眼力。程一维年纪轻轻,就已在任上做出了一番成绩,前途不可限量。先生收了他的心,知道了他的心思,那可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啊!孙德福忙着给他解释说,自己虽然收了程一维的心当,但跟他并无缘分,至今未有通感。那位先生拍了拍脑袋说,他听说了这张当票,忽然就想到了程一维的事,看来他们是有通感的,不若就买下这个当吧。那位先生就掏出100两银子,买下了这个当,还写下了买票。

程一维惊得跳起来:他买走了我的心当?

孙德福点了点头。

程一维紧跟着问道:他说与我有通感?

孙德福又点了点头。

程一维却摇了摇头:通感一说,纯粹无稽之谈。

孙德福摇了摇头,缓缓地说:这也未必。当年,我收下大老爷的心当,就是看中了大老爷的学识,存下了一份私心,想等我家孩子长大之后,通过心当,借些大老爷的学识。城西的冯式高跟我有过命的交情,他就有这样的本事。可惜,几年前他突遭横祸,死了。不然的话,我也不会卖掉这个心当。漫说是100两银子,就是1000两,我也不会卖。让孩子像大老爷一样考取功名,那才能光宗耀祖啊!

程一维听了,悚然一惊,忙着去看那张买票,但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两个字是啥,不觉蹙眉问道:他来买当,你怎么不让他把名字写清楚?孙德福说:他实不想写,小民也没有办法。大人,你要小心些,半夜若是头疼,那就是他在与大人寻求通感,大人你务必要小心了。

程一维吃了一惊,没再说什么。

两天后,程一维又把富户们招呼到府衙,跟他们说,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两已经到了,足以帮助百姓们度过灾荒,那些强征的捐银就此免了。大伙儿若是有善心,就自行善事吧。富户们听了自然高兴,但还是纷纷表示要捐些银两,赈济百姓。程一维微笑着点头应了。

滕春回到尚义典当行,就给孙德福报喜。孙德福长舒了一口气,道:我又救了他一次。滕春惊呆了:掌柜的,你什么意思啊?

孙德福就说,朝廷的赈灾银子早就到了,但程一维却按着不发,反而让富户们捐银,就是想从中赚上一笔。赈灾银子和富户们的捐银单发,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发了多少,他很难做假。但若混在一起,那就没人说得清哪个是赈灾银子哪个是富户们的捐银了。他浑水摸鱼,才好贪占一笔。但孙德福说他的心当已经被人买走了,而且买当之人极像朝中的一位大学士,又能与他通感,他想贪占的心思,只怕被大学士感知了,再派人调查,那他就死定了,灭门九族也未可知。贪占银子只是锦上添花,让他拿命来换就太不值了。他干脆就不让富户们捐银了,拿出赈灾银子,全部发放,这就不怕查了。

听他说完,滕春佩服得五体投地:掌柜的伪造买票,原来是为此啊。那么,掌柜的又怎么知道他会相信通感一说呢?孙德福说:我已做好了铺垫,他只要一头疼,就会相信通感一说。滕春更惊奇了:他怎么偏偏在这两天头疼呢?孙德福笑了:他也是穷人家出来的孩子,从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可要拿到那些银子又可能要丢掉性命,他哪里还睡得着?连续几天睡不着,不头疼才怪呢!滕春豁然明白了,不觉对孙德福竖起了大拇指:原来如此。掌柜的,你实在是厉害啊!

孙德福却叹了口气说:以我等草民之力,也只能救他这两次了。若是他再起贪念,我也束手无策。可看遍天下,又有几个清官呢?只怕他身在染缸中,早晚也会被染黑吧。

想到这一层,孙德福和滕春都重重地叹了口气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篇5)

民间故事:规矩

早年间,河间府有一个刘神医,专治小儿的肠胃毛病,只需一副药就可治愈,因此人称刘一副。

前段时间,刘神医收了个叫李四的徒弟。李四原是一家药铺的小伙计,慕名来拜师,刘神医看他心诚至极,又是块学医的料,便答应了。

李四聪明机灵,悟性很高,没过多久就上手了。他发现,师父煎药有一个奇怪的规矩:草药放进药锅,加入适量的水后,便转身到侧室,对着一尊泥胎坐像恭敬叩拜三次,还把手放泥像身上摩挲三下以示虔诚。认真地做完这些,师父才回到药房,用手轻轻按压漂浮着的草药,让草药慢慢浸入水中。李四看那尊泥像,干黄发乌,应该有些年头了,于是小心地问这尊泥像是谁。师父说,这是你师爷。

李四有点搞不懂,既然要表示敬重,师父为何只是给师爷塑了尊泥像?又为何每次煎药都要拜上一拜?这和治病有什么关系?师父不理睬他一连串的发问,简短而不容置疑地说:照做就是了,这是规矩。

李四不敢再多问,心里却疑窦丛生,看样子,师父不像是在故弄玄虚,难道这尊泥像里有什么玄机?

这天,邻县一个商人乘着马车上门来求医,说是孩子呕吐不止,已经连续两天水米不进了。刘神医一看,孩子脸色惨白,搭手切脉,脉象也微弱无力。事不宜迟,刘神医一边安慰孩子父母,一边迅速开出方子来,让李四立即煎药。李四急急忙忙配齐草药,在药房里煎起来。

约摸一个时辰,药煎好了,商人夫妇赶紧给孩子服下去。等第二剂和第三剂煎好,刘神医把两剂药兑在一起,装进一个小罐中交给商人,嘱咐说每天喝一半,两次喝完,孩子的病就好了。商人担心地问:先生,我们孩子病得这么重,您就给开一副药?刘神医微微一笑说:您放心,比这孩子更严重的我也治过,到现在为止,还没用过第二副药。商人将信将疑,结了账,抱着孩子走了。

谁知第三天,商人又赶着马车来了。刘神医见了,吃了一惊,不等他开口,商人就抱怨道:先生把话说得有些满了,害我大老远又跑一趟。刘神医忙问怎么回事,商人说给孩子喂了药,确实好了很多,不过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痊愈。刘神医又问,是不是按他说的方法服的药,商人说:当然是了,给孩子吃药哪敢有半点马虎?

刘神医霎时窘得无地自容,嘴里不停地喃喃:这就奇怪了。他想了想,慢慢将目光转向李四。李四顿时神色慌乱,不敢抬眼看他。

刘神医没说话,立即亲自抓药,然后进侧室郑重地在泥像前叩拜,又虔诚地用双手在泥像身上摩挲三下,接着慢慢把双手浸入药罐中按压草药,做完这一切,便端起药罐去煎药。

李四满脸愧色,忙说:师父,我来吧。刘神医轻轻地挡开他,独自进了煎药房。

药煎好了,刘神医又取出一些银子来,满脸歉意地对商人说:您说得不错,确实是我把话说大了,实在对不住,药费全额退还,并奉上车马费,还请务必收下。商人这下倒不好意思了,急忙推辞。刘神医摆摆手,又把药递到他手中,说:还照上次的法子服用,老夫用身家性命担保令郎一定痊愈,如有半点差池,不劳您动手,我自拆医馆。

商人推辞不掉,只得接过钱和药走了。

这时,李四扑通一声跪下,一个劲儿解释哀求,说当时情况紧急,他也是一时慌乱,才忘了拜师爷。刘神医轻轻摇摇头,盯着李四说: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是故意的吧?

李四闻言一愣,不敢看师父如炬的目光,随即叩头如捣蒜,涕泪俱下地求师父开恩。刘神医叹了口气说:既然你这么好奇,想知道这尊泥像的秘密,那我索性就告诉你吧。

刘神医说,那个泥像是用上好的灶心土塑成的。师爷当年行医,无意中发现这其貌不扬的灶心土竟是一味极好的药引子,加在草药中,可使药效倍增。师爷大喜过望,便多方采集灶心土,加在药中使用,救治了很多人。后来师爷过世,刘神医为纪念他,同时为了保全这个秘密,便用灶心土给师爷塑了这尊泥像。

咱们叩拜时,把手在泥像身上摩挲三下,手上便粘了适量的灶心土,然后再把手没入药罐,就不留痕迹地给草药加进了药引子。刘神医缓缓地说。

李四点点头,师父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他想了想,怯怯地问:既然这个药引子这么好,那大大方方地用就行了,何必如此讳莫如深呢?

刘神医说:万物皆可入药。但你师爷曾说,这些东西都是上天无偿赐予,让医者治病救人的,然而却成了很多人谋财的宝贝。就说这灶心土,谁家都有,一文不值,但是到了一些大夫手里,马上就会变成白花花的银子。这些人,只顾着挣钱,哪里还有半点医者的悲悯之心!你师爷正是看不惯这些人,才不愿公開它的药理。

李四听了师父的话,这下彻底明白了,他急忙向师父保证,一定会把这个秘密保守好,让它烂在肚子里。

刘神医叹口气说:罢了,公开就公开吧,虽然有违你师爷的意愿,但能多救治些病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师爷也不会怪罪我吧。

李四低下头,难过地说:可是我却因此败坏了师父的名声,请您责罚我吧。

刘神医摇摇头说:责罚倒不必了,但从今日起,你对外不得再称是我的徒弟。

李四吓得急忙又跪下,只听刘神医严肃地说:不是师父不容你,名声倒在其次,可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无视规矩,拿人命当儿戏啊!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篇6)

西晋时,汝南郡南30公里梁庄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红罗山书院求学,路过一个叫曹桥的地方,就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

离梁庄东十八里有个朱庄,庄上朱员外家有一女儿叫朱英台,十分聪明,一心求学,说服了父母,女扮男装,化名朱九弟,也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二人相遇在曹桥亭,互问了家乡、年庚,结拜 为弟兄,同赴红罗山书院求学。

红罗山学校四面环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朱英台和同学们一块玩耍,用石头砸水中嬉戏的鸳鸯。朱英台在扔石头的时候腰闪了一下,同学叫道:“朱九弟象女人一样”。朱英台顿时满脸飞红。

师娘心细,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就在梁山伯与朱英台的床中间立了块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载也没想到朱九弟是个女的。

英台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作了许多比喻,梁山伯仍是不解其意。最后,朱英台说家中九妹尚未婚嫁,想说与山伯,山伯答应了。来到朱家,英台让山伯在客厅等候,说让九妹出来献茶。

英台换上女儿服装端着茶走了出来。梁山伯诧异地说:“你不是朱九弟吗?”英台说:“九弟即九妹,九妹即九弟”,二人遂私约终身。

北马庄有一秀才马文才,姥娘家是朱庄的,朱员外有心为女儿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成亲,就托马文才的姥娘说媒,许英台于马家,英台无奈,违心应允。

山伯如约前来议婚,英台泪告已晚。山伯气得当场吐血,归家后一病身亡。家人遵嘱将其埋在马乡官路的西沿,碑刻梁、朱姓名,黑红两色。

马文才迎娶朱英台,花轿至马乡村后,突起旋风挡路,朱英台下轿哭祭山伯,墓忽然裂开,英台扑入墓中,墓随即合上。从墓中飞金黄、雪白两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在我们这个时代男女同窗再正常不多,很多美好的爱情也都在青涩的年龄有了交集,真心对待那个陪伴你走过青葱岁月的人,想一想你们是何其幸运,因为你们的陪伴比其他人早上好多年。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篇7)

杭州最有名的西湖以景色美丽著称,自古以来常常出现在许多文人墨客的作品之中,文人墨客们也乐于将发生在西湖里的民间故事记下。让我们通过以下故事来了解发生在西湖的民间故事。

康熙与云林禅寺

康熙皇帝下江南,来到了杭州。他在西湖四周到处游山玩水,吟诗题字,自称是个风雅的皇帝。

一天,他要到灵隐来耍子了。

灵隐寺里的老和尚得知消息,真是又惊又喜,连忙撞钟击鼓,把全寺三百多个和尚都召集拢来。和尚们披起崭新的袈裟,头顶檀香,手敲法器,嘴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大家跟着老和尚,赶到一里路外的石莲亭,把康熙皇帝接到灵隐来。

老和尚陪着康熙皇帝,在寺前寺后、山上山下游玩一番。康熙皇帝见到灵隐有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山上长满绿荫荫的树,地下开遍红艳艳的花,真是一个好地方呵!他心里一高兴,就吩咐人在寺里摆酒用膳,想多耍子一会儿。

皇帝摆下酒席,可热闹啦!吹的吹,弹的弹,唱的唱,一时间,把这个佛门净地,竟然变成了帝王之家!康熙皇帝一手拈着山羊胡须,一手捧着酒盏,又灌黄汤又吟诗。

老和尚早听说过康熙皇帝喜欢吟诗题字。这时见他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便悄悄跑过去找个跟随康熙皇帝的地方官商量道:“大人老爷呀,我想求求皇上给我们山寺题一块匾额,你看能不能呀?”

杭州知府听了听,点点头说:“才好哩,如果皇上给灵隐寺题了匾额,连我杭州府也都沾了光啦!”

钱塘县官也接上来说:“皇上酒兴正浓呢,你这辰光去求他题匾,我看一定能答应。”

老和尚心里落了实,就壮壮胆子,走到康熙皇帝面前跪下去磕头,说道:“皇上呀,看在灵隐寺大菩萨的面上,替山寺题块匾额,也让我们风光风光吧!”

老和尚这一请求,正好搔着了康熙皇帝的痒处。他点了点头,忙吩咐手下人摆好纸笔,抓起笔“刷刷”几下,就写起一个歪歪斜斜的“雨”字。这辰光,他差不多快喝醉啦,手腕有点发颤,落笔又太快了些,这个“雨”字竟占了大半张纸!灵隐寺的“灵”字,按老写法,在“雨”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是个“灵”字呵!现在只剩下这小半张纸的地位,随你怎样也摆不下了。重新写一个吧,那多么丢脸呀!康熙皇帝一只手抓着笔,一只手不住地拈他那撮山羊胡须,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围在旁边的官儿们,明知道康熙皇帝下不了台,但是谁也不敢明说,只有站在旁边干着急。还好,有个大学士名叫高江村的,却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在自己手掌心写了“云林”两个字,装做去磨墨的样子,挨近康熙皇帝身边,偷偷地朝着康熙皇帝摊开手掌。康熙皇帝一看,哎呀,这两个字真是救命王菩萨呢!欢喜得连酒也醒了一半,就连忙写下了“云林禅寺”四个大字。写完,把手一扬,将毛笔抛出老远。

老和尚过来张张,不对呀!“灵隐寺”怎么写成“云林禅寺”呢?

他也不看看风色,就结结巴巴地问:“我们这里叫做‘灵隐寺’,不叫‘云林寺’呀!是不是皇上落笔错啦?”

康熙皇帝听了,把眼睛一瞪,喝声:“放屁!”老和尚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好恭恭敬敬地立在旁边了。康熙皇帝回过头来,问官儿们:“这地方天上有云,地下有林,你们说说,把它叫做‘云林寺’好不好?”

“好呀,好呀,皇上圣明!”

……

听官儿们七嘴八舌地奉承他,康熙皇帝乐得啥哈大笑,便吩咐快把匾额雕起来。

皇帝一句话,官儿们却忙开啦。他们一面叫人将灵隐寺原来的匾额换下来,一面找来雕花匠,把康熙皇帝写的“云林禅寺”四个大字雕在红木匾上,贴金底,黑漆字,边上镶了二龙戏珠,当场挂到山门上。

从此以后,灵隐寺就挂着稀奇古怪的“云林禅寺”大匾额。但是,杭州的老百姓并不买他的帐,尽管“云林禅寺”这块匾额一直挂了三百年,大家却仍然称呼这儿为“灵隐寺”。

臭秦桧

西湖边有座岳坟,岳坟前跪着四个铁铸的人像,其中有两个就是当年出卖祖国、害死岳飞的秦桧夫妇。

早先,杭州城里来了一个新上任的抚台,那人也姓秦,是秦桧的后代。抚台上任不久,便带手下人去逛西湖。他来到岳坟,看到自己的老祖宗跪在别人面前,忙用衣袖把脸遮住,倒退了出来。

抚台回到衙门,坐不安,立不宁,便叫来师爷商量,想把铁像搬掉。师爷捋捋胡须,想了一想说:“如果明搬吧,老百姓一定不肯,说不定还会闹出事来。我看,不如派人在黑夜里把这对铁像丢进西湖里去。这样大的西湖,铁像沉到湖底,便是把水车干了也难找到。”

抚台连声称赞道:“妙!妙!”于是当夜便派人把铁像丢进湖里去了。

哪知道第二天天刚亮,就出了件怪事:西湖里的水忽然臭啦。臭气冲天,熏得来往行人都捂住鼻子,个个想呕吐呢!

不知是谁,一下发觉岳坟前面的铁像少掉两个,就大声叫嚷起来:“大家来看呵!大家来看呵!两个奸贼的铁像不见啦!一定有人把它丢进湖里去,弄脏西湖水。要不然,湖水怎么会发臭呢!”

老百姓知道了岳坟失去秦桧夫妇铁像的事,便一齐哄到抚台衙门里去告状,要求拿办弄掉铁像的坏蛋。抚台还睡在床上,只听得门外人声嘈杂,便起来查问。手下人诉说了情由。抚台做贼心虚,便叫人传出话去,说他病啦。老百姓哪里肯走,人越聚越多,把个抚台衙门前的石狮子都差点挤倒了。

抚台恐伯这样下去要出事情,便硬着头皮出来见老百姓。他说:“这……这都是谣言。大家千万不可轻信!铁像怎么弄得臭湖水呢?”

老百姓都争着说:“是不是谣言,你到西湖边看看就知道了。”说着,便围拢来,一定要拉他走。

抚台没法,只得坐上八抬大轿,到西湖去。离湖边还有好多路呢,果然有一股恶臭,直向轿门冲来。

轿到湖边,抚台从轿帘的缝缝里往外一张,只见前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他心里“突突突”地直跳,慢慢走出轿门,干咳了几声,说道:“湖水一时发臭,也是常情,你们不必大惊小怪。据我看来,这事与铁像无关!”

这时,人群里有人吼起来:“你是秦桧的什么人?居然来袒护坏蛋!”

抚台一时不知怎样回答才好。他定了定神,尽力安慰自己道:莫慌呵!铁像已经沉到湖底,谁还能找得到?想到这里,便神气起来,硬着嘴说:“你们不要胡闹!如果有人真从湖里捞出铁像来,本官甘愿辞官请罪!”

抚台的嘴巴刚刚闭拢,墨黑的湖水一下变得清澈见底了。从湖底竟然慢慢浮起一对铁像,好象有人托着似的,直向抚台面前飘来。

抚台吓得脸象黄纸,一面发着抖,一面钻进轿子,赶快逃到衙门里躲起来,好久好久不敢露面。

铁像飘到湖边,老百姓把它打捞上来,重新搬到岳坟前面跪着。

第二年春天,抚台偷偷地到岳坟来凭吊,想想去年发生的事情,真正懊悔死啦。他悔着悔着,便写下了一副对联。这对联说:

精选阅读

本文来源:http://www.dhs4.com/d/862.html

  • w
    西湖的民间故事(12篇)

    发布时间:2024-02-21

    根据您的要求大红薯小编为您整合了一些优质的信息“西湖的民间故事”,如果您发现这篇文章非常有意义请与您的朋友分享。我们经常在各类报告、心得等材料上耗费大量时间,通常情况下我们写作都会参考相关范文, 熟悉范文可以让我们快速上手各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 w
    关于树的民间故事1500字

    发布时间:2024-01-20

    怪石:民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个村子的道路中央,有块大石头怎么都移不动。那个石头在晚上会发出奇怪的声音,所以大家都称它为怪石,晚上谁都不敢从那条路上经过。有一天晚上,去邻村办事的村长回村时无论如何都只能经过那条有怪石的路。虽然害怕可是没办法了。村长战战兢兢得经过怪石旁边时,求求你,救救我求求你,救...

  • w
    民间故事读书笔记(精选7篇)

    发布时间:2024-01-31

    从此,渔夫过上了好日子。可是这件事传到了太守的女儿那里,太守就派人去抓小莲,但是渔夫拒绝告诉他们小莲在哪儿,他们就抓走了渔夫。小莲为了救渔夫,给太守变出了金银珠宝,可是太守的女儿还不满足,她去抢莲蓬,结果变成了金的雕像。莲蓬失去了魔力,小莲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太贪婪和霸...

  • w
    民间故事读书笔记600字

    发布时间:2024-02-25

    工作中需要撰写文档以便清晰表达工作目标,学校教育中范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你还在因范文的撰写而思绪纷纷吗?编辑为您整理了这篇“民间故事读书笔记”的内容,这篇文章涉及面广泛相信您能在其中找到您想要的信息!...

  • w
    中国民间故事的好段有哪些5篇

    发布时间:2024-03-28

    值得借鉴的范文是什么样子的?在网上有很多可以搜集的范文。 令人印象深刻的范文模板可以使文档处理看起来毫不费力,我希望我的“中国民间故事的好段有哪些”能够成为您的最佳选择,为了方便下次阅读请将本文加入书签!...

  • w
    关于儿童小故事8篇

    发布时间:2024-03-24

    我国有很多经典的故事典故,如《草船借箭》《卧薪尝胆》等。故事典故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财富。大多历史典故都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对于故事典故中的一些思想观点要取其精华。你收集了多少故事典故呢?你不妨看看关于儿童小故事8篇,感谢您的参阅。故事:这个小孩不简单阿狼的歌声风靡大江南北,他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这天...

  • w
    关于三岁宝宝故事(8篇)

    发布时间:2024-02-26

    写范文有什么技巧吗?编写记述文档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我们可以去挖掘一些网上写得不错的范文供自己参考。利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可以使得我们的文章更有深度,以下是编辑为您收集的最新有关“关于三岁宝宝故事”的范文,记得将这个链接加入收藏夹方便下次打开!...

  • w
    关于性格的故事(8篇)

    发布时间:2024-04-03

    故事典故的生成是一个由多到少的凝练过程。故事典故传递着历史的智慧,延续着深邃的思想。每个故事典故都有他们独特的教育意义。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多阅读关于故事典故的书籍。有哪些好的故事典故值得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关于性格的故事》,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性格真的无法改变吗:纪实故事我...